A股市場更具韌性 高盛、瑞銀、匯豐等外資機構發聲
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全球資本市場震盪仍在持續,被波及的A股和港股市場在穩市組合拳的有效提振下,凸顯出市場韌性。
4月10日,截至收盤,滬指漲1.16%,報收3223.64點;深成指漲2.25%,報收9754.64點;創業板指漲2.27%,報收1900.53點。
面對短期波動,多家外資機構發佈觀點,稱近幾日A股市場的走勢可能已經對潛在的負面影響大致進行了計價,並堅定看好中國市場的經濟韌性。
“長線資金作爲市場的壓艙石,其管理風格穩健,投資期限長的特點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股權風險溢價。”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在極端的市場情況下,中央匯金等機構持股規模亦有進一步提升的能力以穩定市場。
A股市場更具韌性
4月7日,匯豐發佈的《新興市場投資意向調查》顯示,中國新一輪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提振了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整體信心,疊加中國科技板塊投資吸引力提升等積極因素,受訪的全球機構投資者尤其看好中國市場前景。
匯豐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34%)的受訪機構投資者認爲中國股票市場的前景更爲樂觀,高於其他新興市場,且該比例相較於上次調查上升了15個百分點。基於這一看法,中國股票市場被受訪者列爲近期在新興市場中的投資者首選。
匯豐新興市場研究全球主管Murat Ulgen在報告中表示:“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增長前景持樂觀態度。這不僅反映出市場對中國提振經濟活動的信心,也體現了科技板塊投資吸引力的提升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以及市場對更多經濟刺激政策的期待。”
對於近期市場的波動,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發表了中國股票策略。
孟磊表示,參考2018年的經驗,A股市場的主要指數在關稅相關新聞公佈的首日出現約3%左右的回調,但在此後的兩週內呈震盪走勢。這意味着A股市場一般來說對貿易摩擦的計價並沒有過度提前,也不會過於滯後。此輪美國加徵所謂“對等關稅”幅度較2018年更大。按歷史經驗來看,近幾日A股市場的走勢可能已經對潛在的負面影響大致進行了計價。
“當前,滬深300指數和全部A股的靜態市盈率爲11.7倍和13.8倍,分別較五年均值低0.7個標準差”。孟磊指出,目前A股市場的股票風險溢價仍比長期均值高出1.7個標準差,接近歷史最高點水平。而放眼全球,當前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較之MSCI新興市場(剔除中國)指數有着12%的折價,低於21%的溢價這一歷史平均水平,“較低的估值水平可能使得A股市場具有更高的韌性”。
看好受益於國內政策利好的行業
風格配置方面,由於近期市場波動,瑞銀建議投資者在“價值”和“成長”兩者之間進行戰術性再平衡。短期內,市場情緒受制於美國宣佈加徵所謂“對等關稅”與全球股市波動,大盤股可能在短期內因其相對較高的防禦性而跑贏市場。在行業偏好方面,戰術上看好受益於國內政策利好的行業。
高盛中國股票首席策略師劉勁津最新觀點認爲,美國關稅通過多重變量影響中國股市的公允價值,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對中國出口商的直接收入衝擊,以及對全球和中國經濟增長的間接溢出效應;人民幣貶值;關稅向最終用戶的傳導程度;潛在的政策緩衝措施,特別是財政刺激政策以及廣義中美關係。
在外部風險加劇之際,劉勁津表示,將繼續關注以國內爲重、政策驅動且異質性的投資機會。在他看來,A股的策略性配置機會優於港股,在行業配置上繼續偏向消費板塊,並在投資題材上注重優選人工智能受益股、面向新興市場的出口企業以及股東/現金回報題材。
摩根士丹利基金認爲,從長期看,美國對貿易伙伴的極限施壓並非常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會找到適合自身盈利模式的途徑,中國以其強大的製造能力仍會帶來高性價比的產品。此次市場系統性下跌之後,不乏錯殺品種,那些基本面受影響很小、本身經營能力強、商業模式穩定,但因市場情緒導致大幅下跌的優質公司值得加大力度關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