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阿公電信費「月繳4200元」嚇壞!以爲詐騙 竟是訂閱制陷阱

▲長者容易陷入訂閱制陷阱,因此日媒也呼籲,家人應該要協助定期檢查。(示意圖/CFP)

記者王佩翊/編譯

智慧型手機普及後,就連長輩們也開始依賴網路與各式應用程式,其中訂閱制服務更是隨處可見。不過方便的背後,也讓不少高齡用戶因沒弄清楚合約內容,而陷入消費糾紛。許多老人抱怨,「明明只是想看天氣、聽音樂,卻不知不覺被扣錢」,讓所謂的訂閱制服務變成一場靜悄悄的夢魘。

根據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像影片、音樂串流平臺或健康管理這類「幾百日圓就能使用」的訂閱服務,看似划算,但卻也讓許多高齡使用者搞不清楚錢到底花在哪裡,而相關諮詢案件也逐年增加,有人甚至形容這種狀況是「掉進了訂閱地獄」。

一名住在東京的74歲男子高田正夫(化名)就有親身經歷。他透露自己2024年秋天發現帳單異常,明明平常只打電話和用LINE,電信費卻高達近2萬日圓(約新臺幣4200元)。到電信門市詢問後才得知,原來名下有13項自動續費的訂閱服務,且全都是「正規合約」,而非詐騙。

帳單明細裡列出的訂閱項目包括防毒軟體每月550日圓(約新臺幣115元)、影視串流服務每月990日圓(約新臺幣207元)、占卜健康資訊App每月880日圓(約新臺幣184元)、手遊道具每月2000日圓(約419元新臺幣)、雲端儲存每月300日圓(約新臺幣63元)及音樂App會員每月1100日圓(約新臺幣230元)等,且全都是自動扣款續訂。

高田卻強調自己毫無印象,「明明只是點了『一週免費』或『繼續』的按鈕,哪知道就變成付費合約。」

多數訂閱服務的套路都是「免費試用期」結束後自動轉爲付費方案,且必須由使用者自行解約,否則每個月就會固定扣款。對於不熟悉操作的高齡者來說,這幾乎等於是無形陷阱。有人抱怨「連哪裡能按解約都找不到,乾脆不敢碰手機」。

高田最後在家人陪同下,逐一取消所有不需要的訂閱,帳單才降至約6000日圓(約新臺幣1240元)。但這次經驗也讓他心有餘悸,「現在不敢再下載新App,就怕一不注意又被扣錢。」

專家提醒,避免掉入「訂閱地獄」最重要的就是定期檢查帳單,確認每筆扣款來源。其次要留意「免費」方案背後的使用期限與條件,一旦過期若沒解約,就會直接轉爲付費。必要時,也應該主動請家人或客服協助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