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翁心臟不適竟罹帶狀皰疹 醫:胸痛、血糖升都是皮蛇徵兆
臺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左起)表示,健保資料庫研究指出,患有慢性腎病者,罹患帶狀皰疹機率,比正常人高出1.4倍,若爲腎臟病第4、第5期病人,罹患帶狀皰疹機率又更高。記者林琮恩/攝影
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國人一生罹患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機率爲32%。不過,臨牀醫師點出,罹患心臟、腎臟疾病,與糖尿病患者,罹患皮蛇機率,比一般民衆高出1.5至2倍,且因部分症狀重疊,有時難以確認診斷。一位6旬患者,心臟慢性病穩定控制,某次回診自述胸部下方悶痛不適,經檢查未發現心臟異狀,最終發現是皮蛇惹禍。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李貽恆說,帶狀皰疹誘發全身系統性發炎反應,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栓形成,恐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等,患者除皮膚出疹,也會出現胸痛等症狀,因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全身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根據研究,罹患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生皮蛇機率比一般民衆高出2倍,中風臥牀病人,罹患皮蛇機會,又比其他慢性病族羣高。
臺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表示,健保資料庫研究指出,患有慢性腎病者,罹患帶狀皰疹機率,比正常人高出1.4倍,若爲腎臟病第4、第5期病人,罹患帶狀皰疹機率又更高,慢性腎臟病與心臟病都是身體發炎情況,會導致免疫細胞功能下降、防禦功能下降,患者容易被病毒感染,體內若有皮蛇病毒,更容易誘發,尤其腎臟移植病人,使用免疫製劑,導致抵抗力下降,罹病機率爲常人9倍。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表示,糖尿病人罹患帶狀皰疹機率爲一般民衆2倍,且血糖升高恐是皮蛇症狀,曾有病人回診時,發現血糖飆高,卻找不到原因,最後才發現是皮蛇上身。全臺糖尿病患人數達270萬人,年紀大族羣是高危險羣,若加上糖尿病患導致免疫力差,風險又更高,建議接種疫苗預防罹病。
李貽恆表示,與其等疾病來襲後手忙腳亂,不入在健康時就做好免疫力防護,這對高風險族羣尤其重要,根據國際指引,建議50歲以上民衆,及糖尿病、心血管與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接種帶狀皰疹疫苗,配合生活作息調整、壓力管理等綜合防護,降低發病風險,同時可減少皰疹發生後的神經痛等副作用。
許多長輩擔心疫苗副作用,不敢接種皮蛇疫苗。許永和說,帶狀皰疹與常見慢性病藥物,如免疫製劑、降血壓藥物無明顯交互作用,慢性病患者不必過度擔心,可與醫師討論和是預防方案,增強自身免疫力,穩定病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