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疑心臟病復發 竟是皮蛇作祟
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皮蛇風險平均高出一般人1.5到2倍,醫師建議及早透過疫苗提升免疫力。(王家瑜攝)
臺灣民衆一生約有3成機率罹患帶狀皰疹。一名七旬男性罹患心臟疾病,持續追蹤病況穩定,某天突然感到胸痛,懷疑是心臟病復發,但各項檢查都沒有異常,直到皮膚出現水泡、疼痛加劇,才驚覺竟是帶狀皰疹上身了。
帶狀皰疹又稱皮蛇,患者會皮膚髮紅、長水泡、劇烈疼痛,更嚴重的是影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的預後。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李貽恆指出,心臟衰竭病人出院1個月內感染皮蛇風險增加4到5倍,腦中風病人出院後1年內感染皮蛇風險高達20倍,而心臟病患感染皮蛇後,發生心肌梗塞、中風、心臟衰竭風險增加1.5到2倍,等於是惡性循環。
國內研究顯示,慢性腎病患者得到帶狀皰疹的風險比一般人高1.4倍,曾經進行腎移植的患者,感染機率更比一般人高9.13倍。臺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表示,慢性腎病患者發生感染可能導致腎臟功能惡化,且帶狀皰疹的疼痛需使用止痛藥,可能和原本的腎病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指出,全臺有200多萬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感染皮蛇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糖尿病患者感染皮蛇後,疼痛持續時間比一般人更久,發生率也是一般人的1.5倍;糖友感染皮蛇後,往往因爲病況複雜而需要住院,住院率是一般人的3倍,平均住院天數也多出3天,這是相當大的衝擊。
歐弘毅提醒,預防皮蛇上身,調整生活型態是最重要的,營養均衡、規律運動、減少壓力,同時積極管理慢性病、定期回診,並且及早接種疫苗。許永和提到,帶狀皰疹疫苗和常見慢性病藥物的交互作用非常少,施打疫苗後可降低9成的發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