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是分水嶺!研究揭「斷崖式老化」真相 1部位最先衰退

最新醫學研究指出,人體在進入中年後會出現明顯轉折,大約在50歲左右,無論是消化、內分泌、心血管,甚至肌肉骨骼,都可能經歷所謂的「斷崖式老化」。示意圖/路透

最新醫學研究指出,人體在進入中年後會出現明顯轉折,特別是45歲到55歲之間,體內多個系統將發生劇烈變化;大約在50歲左右,無論是消化、內分泌、心血管,甚至肌肉骨骼,都可能經歷所謂的「斷崖式老化」,其中主動脈更被發現是最早受影響、變化幅度最大的部位。

《今日醫藥新聞》(Medical News Today)報導,大陸科學院再生醫學研究員劉光輝(Guang-Hui Liu,音譯)率領團隊,蒐集76名年齡介於14至68歲、因腦損傷離世的器官捐贈者樣本,涵蓋13種人體組織,共計516份檢體,他們繪製出1萬2771種蛋白質的「老化圖譜」,呈現人類近50年的變化軌跡。

研究發現,有48種與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等相關的蛋白質會隨年齡逐漸升高,特別是在45到55歲之間,這些蛋白質會突然大量重組,讓身體快速進入老化狀態,科學家將此形容爲「分子級聯風暴」(指短時間內,多種蛋白質同時劇烈變化),其中主動脈的波動最爲明顯,因此被視爲最早、最顯著的老化警訊。

研究人員強調,器官老化是慢性疾病的根源,各種老年病其實只是器官退化的不同表現。劉光輝指出,研究顯示人體在50歲前後會加速老化,未來或許能透過「衰老清除疫苗」或CAR-T細胞療法,像清理體內垃圾一樣移除衰老細胞,以延緩老化進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