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男吃清淡卻血脂飆 醫看菜單猛搖頭:觀念全錯
醫師表示,吃太多澱粉、高糖的食物,反而可能會讓血脂變高。(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吃清淡未必健康。減重醫師陳榮堅分享有一位50多歲男子,因高血脂就醫,他開藥並請男子注意飲食與運動,不料2個月後,男子膽固醇卻飆更高,詢問後才知男子力行清淡飲食,狂吃清粥、白麪等高糖分食物,才害血脂惡化,經指導少吃澱粉,增加肉、蛋與蔬菜攝取,1個月後,男子膽固醇就降了3成。
陳榮堅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上述50多歲的男子,就醫之初低密度膽固醇(LDL)約160 mg/dL(正常應低於100 mg/dL),通常低密度膽固醇 130 mg/dL,就建議服藥控制,否則會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他開藥給男子,並提醒要注意飲食、適度運動。
陳榮堅表示,男子在2個月後回診檢查,低密度膽固醇不但沒下降,反而還升到180mg/dL,非常奇怪,進一步詢問男子這段期間的飲食內容,男子說,「我都吃得很清淡啊,都吃清粥、面、饅頭還有水果,肉跟海鮮還有儘量少吃。」
陳榮堅表示,男子觀念完全錯誤,其自認的清淡飲食都是高碳水(糖)的食物,而糖分攝取過多一點也不清淡,反而會讓血脂變得更高,其實無論是控制血脂還是血糖,都不能忽略蛋白質的攝取,營養均衡是非常重要的。
陳榮堅表示,後來他請下次回診帶太太一起來,由營養師爲他們做正確的飲食衛教,一個月後再次抽血,男子原本很高的膽固醇就降到120 mg/dL了,降幅超過了3成,所以飲食真的很重要。
陳榮堅先前表示,其實高糖分的食物比高油、高鹽對健康的危害更大,有時高血脂患者不是因降血脂藥物無效,而是選擇了錯誤的食物,患者在減少澱粉的攝取量,並增加肉類、蛋類及蔬菜後,反而可能因營養均衡,血脂控制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