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新股上會動態:華之傑主板IPO上會通過
證券之星消息 上交所公開資料顯示,3月28日,蘇州華之傑電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之傑”)上會通過,公司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公司擬登陸滬市主板,保薦機構爲中信建投證券。
上市委會議現場問詢的主要問題有兩點:
1.請發行人代表:(1)結合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水平,說明公司智能開關產品報告期毛利率快速提升,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存在差異的原因及合理性;(2)結合公司主要產品的市場空間、行業競爭、收入及毛利波動、主要客戶集中度等情況,說明公司是否存在業績大幅波動風險,相關風險揭示是否充分。
2.請發行人代表說明本次募投項目與前次申報科創板上市的募投項目未發生變化的原因;結合市場發展趨勢、公司現有產能利用率、募投項目新增產能,說明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從主營業務來看:
華之傑定位智能控制行業,是一家致力於爲電動工具、消費電子等領域產品提供智能、安全、精密的關鍵功能零部件的供應商。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電動工具的智能開關、智能控制器、無刷電機及精密結構件等,以及消費電子的精密結構件、開關等。公司與國內外知名電動工具和消費電子品牌及製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成爲百得集團、TTI集團、佳世達集團、牧田集團、臺達集團等知名企業的合作伙伴。
從業績來看:
2021年至2024年度,華之傑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12.49億元、10.19億元、9.37億元、12.30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爲1.06億元、1.01億元、1.21億元、1.54億元。可以看出,公司業績波動明顯,營業收入在2022年、2023年同比下滑顯著,公司將其歸因於匯率波動、原材料漲價、電動工具行業“去庫存”等。
值得關注的是,華之傑在此前衝關科創板卻因“科創屬性不足”被否後,公司的研發短板仍未補齊。華之傑的研發投入強度在2022年至2024年間呈現波動下滑態勢,研發費用率分別爲5.03%、5.26%和4.77%,2023年短暫回升後,2024年即出現顯著回落。橫向對比行業水平,2022年、2023年,可比公司平均研發費用率分別爲5.23%和5.87%,均高於華之傑。
從募集資金用途來看:
華之傑此次擬發行2500萬股,募資約4.86億元,年產8650萬件電動工具智能零部件擴產項目(4.26億元)、補充流動資金(0.6億元)。
對於上市委會議關注的業績問題,華之傑此前回復問詢時表示:
受匯率波動、原材料價格漲價等多項不利因素影響,公司盈利能力2022年小幅下降,但公司整體上仍能保持較爲穩定的盈利能力。未來公司業績持續下滑的風險較低,公司在下游領域的未來成長空間不存在受限情況。
風險提示方面,華之傑在招股書中指出:
第一,存在指定採購方式間接與主要客戶進行交易並對主要客戶存在依賴的風險。若將百得集團、TTI集團指定採購的情況穿透至最終客戶併合並計算,則報告期各期,公司對百得集團的營業收入佔比爲39.57%、41.89%和43.20%,對TTI集團的營業收入佔比爲28.17%、27.34%和27.51%,對前五名客戶的營業收入佔比合計爲82.07%、83.90%和82.53%,公司對百得集團、TTI集團等主要客戶存在依賴風險。
第二,下游客戶集中於電動工具領域的風險。報告期內,電動工具零部件收入佔發行人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爲90.92%、91.97%和94.04%,爲發行人主要收入來源。發行人電動工具零部件產品下游客戶爲電動工具整機行業,若電動工具整機行業出現需求低迷或增速停滯,相關應用領域不能持續擴大,則其核心零部件的需求量將會增速放緩乃至下降,導致發行人業務量相應下滑,對發行人的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第三,毛利率下降的風險。報告期內,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爲21.50%、26.46%和25.99%,公司毛利主要貢獻來源於電動工具零部件產品,報告期內公司電動工具零部件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爲20.64%、25.61%和25.32%。公司未來可能繼續面臨因市場環境變化、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原輔材料價格波動、用工成本上升、管理成本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控制等不利因素而導致的綜合毛利率水平下降。
第四,應收賬款壞賬風險。2022年末、2023年末和2024年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爲2.21億元、2.66億元和3.93億元,佔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爲32.41%、31.90%和34.16%。
第五,存貨跌價的風險。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爲2.14億元、2.3億元和3.3億元,佔流動資產比重分別爲31.28%、27.60%和28.64%,各期末公司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分別爲 500.77萬元、563.62萬元和604.27萬元。
此外,華之傑還提示了產品質量風險、經營業績增長持續性風險、消費電子行業客戶要求產品降價的風險、公司自有及租賃房產風險、規模擴張導致的管理風險、股東對賭條款產生的風險、募投項目產能消化風險、匯率波動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等多重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