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3場會議部署!新能源車反“內卷”整治升級,車企集體表態

新能源汽車反“內卷”升級。對行業非理性競爭的整治,3天3場會議部署,國家監管正在持續加碼。

7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着眼於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切實規範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7月17日,中央第四指導組對“綜合整治新能源汽車行業非理性競爭問題”進行專題調研座談。7月18日,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召開新能源汽車行業座談會,部署進一步規範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工作。

東風汽車、長安汽車、奇瑞等多家車企表態響應。東風汽車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破除“內卷式”競爭唯有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以創新擺脫“內卷”困境。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各部委決定整治新能源汽車非理性競爭,採取切實手段來推進相關工作。“價格戰等‘內卷式’惡性競爭對整個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是極其不利的。產業上下游配合政府聯合行動做好相關工作,切實解決產業發展遇到的問題,推動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密集部署整治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4月,國內汽車市場降價車型已達60多款。今年5月降價車型達百餘款之多,降價幅度最高超5萬元。

葉盛基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成績來之不易,如果因爲“內卷式”惡性競爭使得產業無法往前走,是非常可惜的,這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講也是不公平的。

7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着眼於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針對該產業領域出現的各種非理性競爭現象,堅持遠近結合、綜合施策,切實規範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在業內看來,會議明確指出要加強新能源汽車成本調查和價格監測,指的正是當前新能源車市存在的無序“價格戰”問題。

7月17日下午,中央第四指導組聚焦“綜合整治新能源汽車行業非理性競爭問題”專項工作,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開展下沉調研,並與北汽集團、比亞迪集團、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座談交流。中央第四指導組組長車俊強調要深刻認識整治新能源汽車行業非理性競爭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積極履職盡責,以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勇,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參加了此次專題調研座談。指導組主要了解進展情況、聽取意見建議、研究工作舉措,以推動解決難點問題。

7月18日,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等三部委聯合召開新能源汽車行業座談會,部署進一步規範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工作,包括加強監督管理,深入推進產品價格監測、產品一致性監督檢查、縮短供應商貨款賬期等工作;健全長效機制,強化標準引領。這個會議,工信部黨組書記、部長李樂成出席並講話,17家重點汽車企業參加。

實際上,從今年5月底開始,政府部門就已加大對汽車“內卷式”競爭的整治。5月3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倡議書,指出企業不應採取無序“價格戰”。隨後工信部發聲表態,指出車企無序“價格戰”是“內卷式”競爭的典型表現,將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6月9日,工信部發布《關於組織開展2025年度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也被業內認爲是遏制車市價格“內卷”現象的舉措之一。

“內卷價格戰不能再打,這對整個產業都是生死攸關的。”葉盛基認爲,產業上下游更應該切實推進。

7月2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章弘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分析,集中部署可以遏制非理性競爭,避免企業盲目降價,有助於企業穩定價格體系,提高產品附加值,從而提升整體盈利能力,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車企要以創新破除“內卷”

對於國家多部委的密集部署,一些車企馬上響應起來。

7月19日,奇瑞公司就召開了內部年中幹部大會,深入學習貫徹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要求。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表示,要落實三部委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座談會要求,做產業公平有序競爭秩序的維護者。公司將加強自律,堅決反對“價格戰”,縮短供應商貨款支付賬期,不做虛假和過度宣傳,抵制“網絡水軍”“黑公關”等網絡亂象。同時,嚴守“反內卷”負面清單,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交流會商機制。

嵐圖汽車首席執行官盧放7月21日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表示,非理性競爭違背產業發展規律,不僅會影響企業在覈心技術研發、品質升級上的投入動力,傷害消費者的長遠利益,還會損害行業健康發展,削弱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嵐圖相信只有遵循產業規律、堅守正向價值,把技術做紮實、把用戶服務好、把責任履行好,才能在競爭中走得穩、走得遠。”

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也相繼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認同支持並積極踐行相關部委的要求,倡導正向的市場競爭,堅決履行責任擔當。東風汽車方面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破除“內卷式”競爭唯有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以創新擺脫“內卷”困境,推動全行業良性發展。

長安汽車承諾無論競爭如何激烈,都會堅守原則底線。在董事長朱華榮看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行業的自律約束下,在各大汽車企業以身作則的努力下,未來1-2年中國汽車行業就會迴歸到理性競爭,健康、可持續的價值也將回歸。

更早的時候,一些車企就表態了反“內卷”。6月6日比亞迪2024財年年度股東大會結束後,比亞迪董秘李黔在採訪中說,比亞迪不打價格戰,而是着眼於技術創新、效率提升、規模提升,將其所產生的(價值)反饋給用戶。

廣汽集團副總經理閤先慶在日前的2025(第三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表達了“行業不要卷價格,要卷價值”的觀點:中國人有一句老話“一分錢一分貨”,在汽車行業這個充分競爭的行業裡,價格就是價值的體現。“對於廣汽來說,我們堅持‘價值戰’。”

小鵬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何小鵬也在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表示,“期待中國車企一起卷服務、卷科技、卷質量,一起攜手走向全球。”與上述觀點類似,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斌也表示,希望卷技術、卷服務,不卷價格。

“賠本賺吆喝”不可持續

葉盛基表示,在價格戰等惡性競爭下,賣車成爲“光吆喝不賺錢甚至賠錢”的買賣,這種情況不可持續。當前新能源汽車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但產業實際上處於“亞健康”狀態,從產業發展成熟度、經濟性和成本可控性等情況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根本經不起如此“內卷”。

2024年,中國汽車行業利潤總額爲4622.6億元,同比下滑8%,利潤率爲4.3%。2025年1-5月,汽車製造業利潤總額爲同比下降11.9%至1781.4億元。不僅如此,今年乘用車市場降價車型的平均降價幅度也在擴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數據顯示,2024年,乘用車市場降價車型的平均降價幅度爲1.8萬元,2025年上半年達到2.1萬元。

不僅車企承壓,汽車經銷商的日子也不好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41.7%的經銷商處於虧損狀態。2024年汽車4S店退網數量爲4419家,4S店規模自2021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2025年上半年,僅有27.5%的4S店完成或超額完成銷量計劃。大部分經銷商承受的庫存、資金壓力顯著攀升。

章弘表示,隨着國家層面連續發聲、出手整治價格戰,衆多車企行動起來積極響應倡議,表示要在技術創新、品牌向上和服務提升等方面練就真功夫。他認爲,新能源汽車的高質量發展應加強關鍵技術的研發,提升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同時重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國際化發展。

在葉盛基看來,當前新能源汽車的規模體量步入了市場化階段,但從經濟性和成本可控性來講整個市場還不成熟。“價格戰等問題需要時間去逐步推進解決,一個盈利、具有經濟性的產業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可持續的產業。”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張冰 白昊天 林子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