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國籍航空首次國內添加SAF 今年減碳效益達1.5萬噸
3大國籍航空今於高雄、松山、桃園機場同步添加SAF,這也是國籍航空公司首次在國內添加SAF。記者胡瑞玲/攝影
交通部爲加速航空業減碳,推動永續航空燃油(SAF)試行計劃,由臺灣中油與臺塑公司於高雄、松山、桃園機場,分別爲華航、長榮、星宇等3家國籍航空公司的航空器同步添加SAF,這也是國籍航空公司首次在國內添加SAF,今年中油與臺塑至少共可提供6000噸,預估今年減碳效益可達1萬5000噸。
交通部民航局表示,中油與臺塑2大油品供應商於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取得CORSIA國際認證,於今年分別進口400噸與自產5500噸SAF,除今日添加航班之外,後續也會繼續提供國籍航空公司使用,預估今年減碳效益可達1萬5000噸。
交通部民航局表示,長榮今天添加的SAF由臺塑提供、華航與星宇添加的SAF由中油提供;臺塑提供的SAF爲自產,中油今年提供的SAF是從國外購買,明年起纔開始自產,今年中油和臺塑提供的SAF至少有6000噸。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今日是我國航空業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重要里程碑,後續的永續要持續,團隊努力推動試辦典禮,希望能落實2050淨零碳排,航空業最重要的減碳方式就是從燃油麪向開始,今天只是開始,未來推動肯定不容易,但希望大家共同幫忙,除了使用,生產端也要跟上,這是國際趨勢,臺灣也是國際一份子,因此責無旁貸。
陳世凱說,行政院已經將SAF列爲我國減碳旗艦行動計劃之一,交通部也已成立工作平臺,與經濟部跨部會合作,分別由民航局及能源署組成SAF使用與供應工作小組來推動;臺灣要以穩健的腳步推動我國航空減碳,指示民航局應持續掌握國際發展趨勢,滾動檢討階段性措施,藉由推動使用SAF,協助國籍航空公司提升永續實力,也期帶動國內航空燃油製造產業轉型。
爲協助國籍航空公司使用SAF進行減碳,同時推動我國提供SAF的能量,民航局自去年起即開始推動SAF試行計劃,除協調凝聚油商與航空公司於國內供應與添加SAF的共識,並訂定航空器添加SAF指引,以及督導航空公司完成添加SAF安全風險評估。
民航局長何淑萍表示,2014年取得國際機場協會(ACI)機場碳認證計劃認證的高雄國際機場,是臺灣第一個綠色機場,啓動儀式選擇高雄舉辦,格外有意義。
何淑萍說,國際航空減碳必須遵循國際民航組織(ICAO)規範,在國際機場導入SAF是全球趨勢,由於目前國際上推動SAF尚在起步階段,參考ICAO於2023年召開第三屆航空替代燃料會議的決議,以及先進各國推動作法,目前民航局以鼓勵取代強制,盼各國籍航空公司以2030年的SAF使用量,達到總航空燃油使用量的5%爲目標,未來也將持續鼓勵國籍航空公司支持採購國內所供應的SAF。
3大國籍航空今於高雄、松山、桃園機場同步添加SAF,這也是國籍航空公司首次在國內添加SAF。記者胡瑞玲/攝影
3大國籍航空今於高雄、松山、桃園機場同步添加SAF,這也是國籍航空公司首次在國內添加SAF。記者胡瑞玲/攝影
3大國籍航空今於高雄、松山、桃園機場同步添加SAF,這也是國籍航空公司首次在國內添加SAF。記者胡瑞玲/攝影
3大國籍航空今於高雄、松山、桃園機場同步添加SAF,這也是國籍航空公司首次在國內添加SAF。記者胡瑞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