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石化和交通部產官攜手 啓動SAF減碳元年

交通部長陳世凱(左四)與立委許智傑(右三)等人,23日共同啓動「SAF啓航 永續飛航」儀式。圖/顏瑞田

在交通部主導之下,華航、長榮航、星宇航空、中油和臺塑,攜手桃園、松山和高雄小港機場,23日啓動SAF(永續航空燃料)元年的儀式,國際航線先行,國內航線後發,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這只是開始」,追求2030年航空器使用5%SAF的目標,未來也將持續下去,達到2050國際航空淨零目標,不過,航空和石化產業認爲,目前因油源有限,SAF產量有待提升,才能達到需求與供給的均衡。

交通部23日下午在高雄國際機場舉辦我國首度添加永續航空燃油(SAF)啓動儀式,由臺灣中油與臺塑石化公司同步在高雄、松山、桃園機場,分別爲中華、長榮及星宇3家國籍航空公司的航空器,同步添加SAF,這也是國籍航空公司首度在國內添加SAF。

交通部長陳世凱指出,在相關團隊的努力之下,23日的「SAF啓航 永續飛航」,只是一個開始,這個開始並不容易,未來應該也會很辛苦,重點是要持續做下去,需要生產端和使用端等,共同努力,他特別向SAF的生產端中油、臺塑和使用端華航、長榮航、星宇等,表達感謝,共達邁向航空減碳的願景。

他說,面對氣候變遷的全球挑戰,航空業是減碳的重要產業,而臺灣作爲國際社會一員,責無旁貸,行政院已經將SAF列爲我國減碳旗艦行動計劃之一,交通部也已成立工作平臺,與經濟部跨部會合作,分別由民航局及能源署組,成立SAF使用與供應工作小組來推動。

陳世凱表示,臺灣要以穩健的腳步,推動我國航空減碳,所以,他在平臺會議中特別指示民航局,應持續掌握國際發展趨勢,滾動檢討階段性措施,藉由推動使用SAF,協助國籍航空公司提升永續實力,也期帶動國內航空燃油製造產業轉型。

民航局指出,臺灣中油及臺塑石化公司兩大油品供應商,已於113年12月及114年2月取得CORSIA國際認證,並在今年分別進口400噸與自產5,500噸SAF,除23日添加航班之外,後續也會繼續提供國籍航空公司使用,預估今年減碳效益可達15,000噸。

交通部民航局長何淑萍表示,國際航空減碳必須遵循國際民航組織(ICAO)規範,在國際機場導入SAF是全球趨勢,由於目前國際上推動SAF尚在起步階段,參考ICAO於2023年召開第三屆航空替代燃料會議的決議,以及先進各國推動作法,目前民航局以鼓勵取代強制,希望各國籍航空公司以2030年的SAF使用量,達到總航空燃油使用量的5%爲目標,未來也將持續鼓勵國籍航空公司支持採購國內所供應的SAF。

臺塑石化總經理林克彥表示,臺塑從2013年開始推動SAF生產,並在今年第一季取得CORSIA國際認證,包括生產、銷售和輸儲,未來將不斷精進,增加供應量,以便有足夠的SAF提供航空公司=

臺灣中油董事長方振仁指出,對於2050航空淨零減碳,臺灣中油將全力配合,有關SAF供應,第一階段,中油採進口支應,第二階段則是自產,而自產部份,可望從明年開始供應。

方振仁不諱言,臺灣中油與臺塑石化是競爭對手,在CORSIA國際認證,臺灣中油拔得頭籌,自產方面,則是臺塑領先,相信,未來會蹦出更多漂亮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