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點後A股如何走?施羅德喊話:下半年股債都有戲
財聯社7月25日訊(記者 吳雨其)7月24日,上證指數收盤上漲0.65%,盤中最高觸及3608.73點,最終收報3605.73點,創下年內收盤新高。這也是上證指數時隔三年半後,首次在收盤時重新站上3600點關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的去年10月8日和前一日7月23日,上證指數均曾盤中突破3600點,但最終收盤跳水,未能守住這一關鍵位置,這背後既有經濟政策提振、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的支持,也折射出投資者對未來行情的重新評估。
儘管年初以來國內外仍面臨一定擾動因素,例如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與海外地緣局勢的反覆,但從上半年表現來看,A股與債市均展現出一定的韌性。上半年,上證綜指、滬深300、創業板指和中證500等主流寬基分別取得2.76%、0.03%、0.53%和3.31%的漲幅;債市方面,中證全債指數同期也上漲了1.14%。
那麼,站在A股重返3600點的當下,市場將如何演繹?施羅德投資在最新的觀點中表示,下半年“股債雙牛”的格局有望持續延續,其中,權益市場主要爲擁抱新經濟的結構性投資機會,而債券市場更多爲“慢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資產荒行情。
權益市場結構性分化加劇,“新經濟”板塊受青睞
施羅德基金副總經理安昀表示,從全球視角看,基於關稅衝擊弱於預期和全球經濟衰退概率顯著下降的判斷,施羅德投資集團近期調升了對於股票的評級。其中,美國權益市場的評級也由中性上調至積極,並持續看好美股金融板塊。地區視角方面,歐洲、大中華區及韓國等新興市場具備較大吸引力。
回到A股市場,安昀認爲,儘管經濟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流動性會始終偏寬鬆,而政策層面也充分認識到股市對於公衆信心和消費的影響,疊加中美關係緊張因素已被“充分預期”,這些因素或有助於緩解市場下行風險。因此,“對於下半年A股市場,把握結構性機會或將成爲投資‘勝負手’”。
從行業來看,週期板塊短期可關注有色金屬的結構性機會,但板塊全面共振仍需等待宏觀需求出現明顯改善。工業製造板塊整體穩定,汽車價格戰或成爲主要擾動因素。其中,“整車企業估值處於合理水平,但零部件板塊受主題輪動影響出現調整,波動風險值得關注”。
消費板塊也將呈現新舊分化,潮玩出海成爲新亮點,新消費領域機會活躍,但傳統消費仍處調整階段,整體市場風格或繼續偏向結構性選股。尤其在當前流動性充裕背景下,資金更傾向於圍繞“新經濟”“成長性”以及科技創新等主線展開。
科技板塊方面,施羅德指出,“未來或將出現明顯的海內外分化格局”,其中“海外算力需求持續超預期成爲核心亮點,可重點關注GPU供應鏈、光模塊及高帶寬存儲等受益於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的硬件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指數站穩3600點上方,部分機構對市場情緒的修復持謹慎樂觀態度,但也有觀點提醒需警惕局部過熱風險。“市場並非全面普漲,板塊與個股表現存在巨大分化”,而結構性選股能力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持續主導超額收益。
債市慢牛格局延續,利率環境推動配置重心轉向
相較於股市的波動,債券市場上半年表現穩定,並在多重宏觀背景下展現出“壓艙石”功能。施羅德基金固定收益投資總監單坤指出,“從全球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兩個重要變化非常值得重視。一是美元指數的大幅波動以及人民幣的階段性走強。根據以往人民幣升值週期的表現,境內權益類資產通常會擁有較好的表現”。
“其二,伴隨美元持續回落,全球資本不再單一青睞美元資產,越來越多地開始加大對歐洲及新興市場國家的配置。”單坤補充道,“當前美聯儲降息步伐日益謹慎,這些全球資本市場的動向爲中國香港及內地資本市場營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在國內層面,中國正面對人口結構的快速變化和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經濟正在加速轉型,一系列核心政策也不斷推動消費和科技成爲新的增長點。與此同時,中國已經步入低利率環境,商業銀行1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已經來到1%以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邏輯正發生深刻變化。
“今年下半年可適當關注對於固收+、權益資產、海外短債和黃金的配置,以期共享中國經濟轉型期可能帶來的紅利。”單坤強調,在當前環境下,大類資產配置和多元化理念將成爲核心投資策略。
債券市場利好因素正在進一步夯實。“雖然債券市場的收益率一路走低,但這反映了當前較爲寬鬆的貨幣環境和較低的通脹壓力,預計2025年下半年宏觀環境依然支持債券市場的表現。”施羅德認爲,“市場資金配置正呈現積極變化,商業銀行存款逐步向多元化資產‘搬家’,受地產市場調整影響,今年部分資金開始不斷流入金融市場”。
尤其是“擁有低波動和穩健收益特徵的債券市場,尤其是信用債市場,持續受到投資者青睞,形成了較爲穩定的供需格局。”不過,施羅德也提示,債券市場當前“仍處於穩步上行的慢牛行情中,但賺取超額收益的空間趨於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