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入局 哈囉要打造Robotaxi聚合平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陳維城)6月27日,哈囉Robotaxi業務首席科學家Yolanda接受採訪時表示,第一階段哈囉會差異化競爭,先打造一個多層次可接入的Robotaxi運營平臺,能夠適配不同車企。
6月23日,由哈囉、螞蟻集團、寧德時代通過旗下投資主體共同發起成立的“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滬註冊,公司註冊資金12.88億元,將專注於L4級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安全應用和商業化落地。三方首期合計出資超過30億元。
Yolanda認爲,AI時代已經到來,無人駕駛是AI時代在物理場景下的一個重要的機遇。哈囉在Robotaix的發展會以AII IN全球化爲基調,在國內爲主,逐步來拓展各城市。在未來也會積極開展國際化的業務。
Yolanda提到,依託於無人駕駛,國內外企業紛紛佈局,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爭先恐後,包括出行平臺像Uber、Lift已從網約車角度引入Robotaxi。隨着行業深入,Robotaxi L4是自動駕駛的皇冠上的明珠,最優路徑是日益明確。
哈囉自動駕駛未來如何推進商業化?Yolanda表示,分爲兩大階段,第一階段哈囉會差異化競爭,先打造一個多層次可接入的運營平臺,能夠適配不同車企,以及Robotaxi的技術合作夥伴。可以把已經開展Robotaxi運營合作伙伴通過運力接入方式合併到運營平臺,爲乘客提供一站式的Robotaxi用車體驗,能夠攤銷運營成本。另外也可以給城市提供比如交通道路更新,降低一個城市開展Robotaxi的門檻,進一步做大市場,現在還處於Robotaxi前夜。
如何定義AI出行公司,應該具備哪些能力?Yolanda認爲,AI更多是一個手段、工具。在出行中,數據、交易模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後端運維都是組成部分,打造技術驅動的運營平臺。
30億資金是否充足?“作爲後來者,一方面從技術角度是高度依賴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地圖從獲取到製作都需要週期的。另一方面也和國家的政策法規強相關,通過逐步擴展實現運維。從哈囉的角度會有一些新技術路徑,和各地政府積極探索。”Yolanda表示。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