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7億元!中科創星先導創業投資基金首關,70%資金將投向早期硬科技項目

7月16日,“硬科技”早期投資機構——中科創星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創星”)在上海舉行“先導創業投資基金首關儀式暨硬科技生態合作發佈會”,宣佈中科創星先導創業投資基金以26.17億元完成首輪募集。

作爲中科創星首次在長三角設立的硬科技創投基金,中科創星先導創業投資基金70%資金將投向早期硬科技項目,並重點聚焦“人工智能+”領域。

存續期8年 70%資金投向早期硬科技

在首關儀式上,中科創星作爲先導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與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上海國投先導人工智能基金、浦東創投、上海未來產業基金、上海科創基金、寧波開投、台州科創、西科控股等19家LP進行了合作簽約。

上海國投先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溫治在會上表示:“在當前經濟形勢與產業變革深度交織的背景下,國投先導與中科創星攜手通過多元化手段加速推動科技創新的孵化、培育與落地,發揮關鍵的逆週期調節作用,共同爲上海先導產業注入信心。”

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李浩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中科創星還在與一些LP進行接觸,包括產業資本、上市公司和保險資金等。

中科創星先導創業投資基金註冊於上海浦東,基金存續期8年,計劃年底完成募集關閉。其中,70%的資金將投資於早期硬科技項目,服務“從0到1”階段的原始創新;30%的資金將投資於成長期項目,助推技術“從1到10”的熟化應用。

“中科創星先導創業投資基金將重點投向以人工智能爲核心的物質、能量、信息、生命、空間產業領域中,兼具知識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硬科技項目。”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表示:“我們將協同多方資源共建硬科技創業生態,助推以人工智能、光子技術、量子計算、可控核聚變等爲代表的硬科技突破,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在中國發生。”

截至目前,中科創星基金管理實繳總規模達138億元,已投資超過530傢俱備關鍵核心技術的硬科技企業。目前,中科創星已形成以算力爲特色的人工智能+產業佈局,投資孵化出包括智譜AI、智元機器人、馭勢科技、中科聞歌、開源中國、紫東太初、清程極智、東壁科技數據等在內的人工智能標杆企業,覆蓋大模型、機器人、AI Infra等多個關鍵核心環節。

孵化器聚焦超前孵化和深度孵化

上海科技資源集中,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是我國科技創新競爭力和活力最高最強城市之一。近年來,中科創星旗下基金已在上海地區投資了超過60家硬科技企業,投資總額達數十億元。

2023年底,中科創星成立上海孵化器公司,以“超前孵化+深度孵化”的創新理念,聚焦原始創新硬科技成果應用落地和前沿未來技術培育,獲批成爲上海首批高質量孵化器。

高質量孵化器把注意力從技術成熟度4-6級的“死亡之谷”環節,前移至1-3級的環節,一方面主動探索“超前孵化”,從原理和論文階段介入,支持科學家開展原理設計與概念驗證;另一方面擇優“深度孵化”,參與團隊組建、產品研發和商業運營,實現從PI(學科帶頭人)—IDEA—IP—IPO的全過程孵化,致力於推動頂尖科技成果率先實現產業化。

目前,中科創星上海高質量孵化器建設已取得積極成效,原集微、華科冷芯等7個項目進入到“超前孵化”或“深度孵化”階段。其中,2024年中科創星關注到二維半導體技術的巨大潛力之後,就與復旦大學包文中教授團隊開始探討二維半導體集成電路商業化的可能性。在完成概念驗證後,決定對原集微展開深度孵化,協助該團隊於2025年初組建創業團隊,現已完成對原集微的兩輪早期投資。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黃紅表示,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中科創星(上海)在浦東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不斷探索“超前孵化”“深度孵化”新範式,成功投資孵化了多家企業和項目,展現出“核爆級”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