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門:發揮創業投資支持科技創新生力軍作用,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北京報道

創投行業再迎重磅利好。

5月14日,科技部等七部門聯合發佈《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以下簡稱《政策舉措》)。

《政策舉措》聚焦服務於國家重大科技戰略部署,着力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重點圍繞創業投資、貨幣信貸、資本市場、科技保險支持科技創新,加強財政政策引導,健全科技金融統籌推進機制以及完善科技金融生態等七個方面內容,凝練了15項科技金融政策舉措。

在發揮創業投資支持科技創新生力軍作用方面,《政策舉措》提出,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發揮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將促進科技型企業成長作爲重要方向,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未來產業,推動重大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這隻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其實在兩個月前就進行了“官宣”。3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全國兩會經濟主題記者會上透露,國家正在推動設立“航母級”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此次《政策舉措》提出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意味着這隻基金離正式亮相更進一步。期待今年能完成設立,爲創投市場帶來更多源頭活水。”一位接近政策端的股權投資行業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航母級”基金支持科技創新

近年來,隨着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從投資驅動、要素驅動逐漸轉向創新驅動,以創業投資支持科技創新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這背後原因在於,許多科技創新的主體爲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在早期階段通常難以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創業投資機構往往會更願意承擔風險,投資於那些尚未成熟但具有巨大潛力的項目。這種創新性與靈活性,或許是《政策舉措》中將創業投資稱爲支持科技創新“生力軍”的主要原因。

關於《政策舉措》提及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據此前消息,這隻基金主要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從規模來看,基金將吸引帶動地方、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從時間期限來看,基金存續期達到20年,較一般的股權投資基金更長。

在具體投向上,基金投資將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氫能儲能等前沿領域,通過市場化方式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適當兼顧早中期中小微企業,支撐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生物製造、具身智能、6G等,也均在投資領域之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之前,發起設立國家級引導基金支持創業投資此前早有先例。據瞭解,目前市場中,聲量最大的三隻國家級引導基金分別爲,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

這三隻國家級引導基金均設立於2015年前後,其中,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由工信部、財政部牽頭,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牽頭,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由科技部、財政部牽頭。

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這三隻國家級引導基金不斷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引導地方和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在2024年6月發佈的《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創投十七條”)中曾提到,“發揮政府出資的創業投資基金作用。充分發揮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作用,進一步做優做強,提高市場化運作效率,通過‘母基金+參股+直投’方式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有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上述表述意味着這三隻國家級基金的歷史業績得到了認可。隨着上述三隻基金陸續完成投資,有必要設立新一期的國家級政府引導基金,繼續支持新興產業的發展。而且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領域,國家級政府引導基金一直是非常稀缺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出現恰逢其時。

創投行業迎來源頭活水

從創投行業角度來看,近年來,在外部壓力增大、國內監管環境趨嚴和地方財政承壓背景下,國內政府引導基金設立節奏也在持續放緩。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24年新設立的產業類和創投類政府引導基金共計113只,同比下降32.3%;認繳規模6510.23億元,剔除3440億國家級集成電路基金三期極大規模基金影響,已認繳規模爲3070.5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7.4%。

由此,創投行業面臨着嚴峻的募資難情況。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統計,2024年全年私募股權及創業投資基金新設數量合計4143只,較2023年同期下降44.1%;新備案基金募資總額爲4121.42億元,較2023年同期減少近四成。

當創投市場對資金孜孜以求,國家級引導基金此時的出手更顯出重要性。同時,相比地方引導基金,國家級引導基金也展現出獨特優越性。

珩昱投資合夥人曹龍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相對於前一階段各個地方政府各自爲政,地方招商基金互相挖角項目而形成內耗,對於國家整體而言是存在資源浪費的。而由國家在整體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和安排,統籌全局進行一體化創投引導基金佈局,既可以站在更高的維度總攬全局,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也有可以更好地利用政策工具,引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在今年初發布的《關於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到,國家級基金與地方基金形成合力。國家級基金要立足全局,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點領域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補齊產業發展短板。鼓勵國家級基金加強與地方基金聯動,在前沿科技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結合地方資源稟賦,通過聯合設立子基金或對地方基金出資等方式,形成資金合力。加強財政資源統籌,推動形成國家科技重大項目支持前端研發、政府投資基金支持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聯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