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條款 牽動臺灣八成對美出口
川普多次發動國安調查,使臺灣出口美國產品列爲232條款範圍佔比愈來愈高。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發動國安調查,經濟部表示,已完成或進行中的國安調查產品包括鋼鋁、汽車零組件、半導體相關產品及藥品等,臺灣這些貨品在2024年共對美出口約868億美元,相當於有近八成對美出口屬於232關稅課徵範圍。
川普多次發動國安調查,使臺灣出口美國產品列爲232條款範圍佔比愈來愈高。川普第一任時已對鋼鋁進行國安調查,並對全球鋼鐵加徵25%、鋁加徵10%關稅,但對部分國家豁免。川普第二任期內、2025年3月宣佈對鋼鋁產品一律課25%關稅,此舉,讓臺灣鋼鋁業者與其他競爭對手得以公平競爭。
川普同時於2018年針對汽車啓動國安調查,惟遲至第二任期、2025年4月對汽車及零組件出口至美國課徵25%。
此外,美國接着在今年3月宣佈啓動調查銅、木材及衍生品、4月再發動對半導體、藥品等進行國安調查。其中半導體調查範圍,涵蓋積體電路、顯示卡、伺服器、電腦零組件、網路交換器、筆電等。
中經院副院長陳信宏表示,從美國與各國談判模式來看,232條款因涉及重要產業領域,稅率多半會高於對等關稅,且美國會依政策目標不同而有差別待遇,也會針對有實力、較富裕特定國家,要求投資項目與232重點領域結合。
陳信宏分析,美國政府瞭解半導體或AI伺服器產業不可能短時間落地美國,或許美國會在特定領域做出階梯式關稅設計,初期較低,兩、三年後再調高。
針對232條款對臺衝擊,經濟部初步評估,積體電路部分,臺灣先進製程技術具全球領先地位,影響較小;至於成熟製程則以高附加價值的利基型產品爲主,但在市場競爭下,恐影響業者議價能力。
官員分析,伺服器及顯示卡如被課關稅,臺灣企業具有轉嫁能力,但產能可能會轉移至其他國家,如美國。至於網通產品如被課關稅,將導致成本升高,影響在美市場競爭力,廠商獲利下滑。
積體電路方面,臺灣半導體多是輸往其他國家加工組裝成終端產品再運往美國,直接輸美比重不高,若直接以半導體本身來課稅,對臺灣產業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