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名家瞭望/AI時代來了 快做好準備
Representational Pictures總裁、自僱天使投資人佛格森。路透
重要性堪比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人工智慧(AI)轉型浪潮已邁入第三年,專家對AI影響的預測仍莫衷一是,從美麗新世界到世界末日都有。究竟未來會是如何?
首先,不論是極樂世界或人類滅絕,近期都不會發生,但可預見騷動持續多年。AI技術進步仍會一日千里,甚至增添更多神奇功能。但眼前AI作用極其有限,不會烹飪或遛狗,不能打仗或經營公司,要接管地球還早得很。AI革命如何展開,以及進步相對於痛苦的比率爲何,端視科技與人類機制的一系列角力結果而定。
佛格森小檔案
我對AI潛在益處十分樂觀,認爲在教育、藝術、醫藥、機器人等領域將會有令人振奮的發展。但是也看到種種風險,多半仍無對策。以下是簡短巡禮。
如同第一次工業革命,AI對就業和所得的影響分佈不均。經濟成長軌道或許大致平順,但表象下卻是暗潮洶涌。遍佈社會各階層的廣大民衆將備嘗痛苦與焦慮,但許多人將迎來新機會,一些人甚至暴富。
目前,AI大致只適合把複雜、結構化的活動自動化,例如路況導航、影像分類、下棋、運用語言。但AI對人類活動的實際影響取決於三個變數:自動化速度與程度;與自動化活動相關的真人技能水準;平價AI自動化技術問世後會額外創造多大的需求。
實際意義可能出人意料。先談語文翻譯。最近我先後與兩位AI專家談論此事。第一位宣稱,AI不久就會完全消滅翻譯人員,因爲五年內AI翻譯將臻至完美境界。第二位則認爲,翻譯員會比以往更搶手,因爲有了AI,一切都能飛快、廉價地翻譯出來,翻譯素材將爆量,更需要真人監看,一來訓練、改良AI系統,二來重要素材須審覈、校對。
深入探討後,我斷定第二種觀點更正確。不僅氣象預報和菜單需要翻譯,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化學公司、醫療器材製造商、急診室醫生、世界領袖、外科醫生、飛機機師、突擊隊員和生命熱線,都需要翻譯員。職務重心將轉向訓練、監看和糾正AI系統,但對翻譯員的需求將持續到多年以後。
其他職業也面臨類似問題。許多人宣稱,軟體工程師瀕臨大規模失業;但也有人認爲,隨着AI產生的軟體數量和複雜度激增,需要衆多真人專家將巨量程式碼概念、組織化,並加以驗證和監控。整體人力影響如何,尚無共識。
律師前景看來較爲艱辛,法律事務不可能像語文翻譯那樣暴增千倍,可能只有需要老練專家經手的案件纔會交由真人處理。在會計和稽覈專業領域,情況相反,AI有助紓解人才荒。
再談談駕駛。在市區開計程車,不再需要精明、機警、記憶力超強的專業司機,只要看手機上的AI道路導航,就能加入叫車平臺打零工。但自駕技術一旦成熟,這些工作也將消失。
創投業者砸巨資押注機器人五年內將大舉取代人力。第一波自動化浪潮將席捲高度受控的結構化環境,例如倉儲、訂單履行中心、超市、生產線。
各國必須改造、強化社會安全網與教育體系,以迎接許多技能甚至整個職業迅速消失的世界。許多人對過去30年全球化把他們拋之在後滿腔怒火,那種憤怒與AI可能造成的後果相比,可能小巫見大巫,除非我們未雨綢繆。
但願我們能嚴陣以待,因爲無論喜不喜歡,AI時代來了。
(作者Charles Ferguson是2011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黑金風暴」導演、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編譯湯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