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斷食越減越胖? 醫師提醒:1原因讓糖尿病風險高達59%
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王姿允指出,如果早餐太晚吃或不吃,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示意圖/ingimage
許多人在減肥期間,會實施168斷食來飲食控制。不過如果不吃早餐或太晚吃早餐,可能會影響血糖,甚至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新光醫院王姿允醫師提醒,如果拖到快中午才吃第一餐,可能減肥會「越減越胖」,甚至讓血糖不穩定。
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王姿允在臉書分享,其實早餐比較晚吃,會增加糖尿病風險,反而「少量多餐」可以降低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她指出,第一餐一定要在早上10時以前吃完,因爲這樣可以穩定血糖,很多想來減肥的病患都是「吃不多但肥胖的人」,經過問診後,她發現病患們很高比例都是快中午才吃第一餐,然後晚上纔再吃一餐168斷食,這樣體重不降反升。
王姿允醫師指出,2023年有一篇法國的飲食調查研究,收集了103,312個新發生的糖尿病病患,發現「跟第一餐在上午8時用餐者相比,第一餐在上午9時才吃的人,他們出現糖尿病的風險高達59%」。然而如果每增加一次進食機會,就可以減少糖尿病新發生的風險,因此她都建議病患「一天吃四餐,甚至拆成午餐也可以」,也就是過去認爲少量多餐會刺激胰島素的說法不正確,其實「少量多餐纔可以穩定血糖」。
王姿允醫師最後總結,早點結束晚餐,早上早點吃早餐,得糖尿病的風險可以最低,就是「早睡早起的概念」。至於確切時間點,她認爲,最好是早上7時到8時結束早餐,晚上8時吃完固體食物,空腹時間到隔天大概12-13小時,同時她也強調「但千萬不要餓着睡着,晚餐沒吃飽,宵夜可以選純蛋白飲品」,這樣對血糖的穩定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