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專做優做強科技支行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組織召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支行建設動員大會,以做專、做優、做強一批產品特色化、制度差異化、管理體系化、服務多元化的科技支行爲着力點,以點帶面,推動廣東科技金融服務實現“量”與“質”的全面提升。會上,就廣東金融監管局制定出臺的關於全面加強科技支行建設的專項通知進行了政策解讀。

與其他支行相比,科技支行有何“獨特之處”?記者調研發現,科技支行採取專營機制,通常情況下,科技支行的所有業務均圍繞科技型企業開展。從業務模式上看,科技支行專門就科技型企業的輕資產、高成長性、高風險特徵制定了特色化的盡職調查流程,評估企業的視角也從“看資產、看擔保、看盈利”轉向“看技術、看團隊、看成長”。從人員構成上看,客戶經理在具備信貸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也往往具備相關的專業背景知識,例如學習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專業,他們分團隊、分賽道研究企業、技術趨勢、市場前景,更精準地匹配企業特徵與融資需求。

“我們建立‘大灣區製造業中心+科技金融中心+科技支行’的科技金融服務架構,在科技企業集聚的重點地區成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和科技支行,發揮先行先試和引領帶動作用。”中國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熊燾說。與此同時,組建了近百人的科技金融核心人才隊伍,分層次、分梯隊培養,打造科技金融產品創新、營銷推動、客戶服務、風險管理等各領域專業人才,爲科技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截至2025年6月末,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科技企業貸款餘額達2868億元,較年初增長232億元,增幅8.8%;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融資覆蓋率與年初相比均實現正增長。

接下來,加強科技支行建設的方向是什麼?廣東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要聚焦產品特色化建設。科技支行要用足、用好政策賦予的金融產品創新探索空間,致力於“專”、立足於“全”、着眼於“活”,打造科技型企業的專屬適配產品體系。二要聚焦制度差異化建設。商業銀行要在信貸管理、考覈激勵、容錯免責等方面爲科技支行量身打造專項制度機制,夯實“會貸”基礎,激發“願貸”動力,增強“敢貸”信心。三要聚焦管理體系化建設。商業銀行要把科技支行建設作爲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作來抓,構建相對獨立的科技金融業務管理機制。

“此外,聚焦服務多元化建設,積極發揮科技支行對接一線的服務觸角作用,通過統籌資源、各展所長、主動對接,創新接力式、多元化、送上門金融服務。”上述負責人說。(經濟日報記者 郭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