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小切口” 彰顯服務“真效能”

7月25日傍晚,貴陽高新區兩個園區同時亮起“職工夜校”的燈光。在貴陽國際人才城,50餘名一線產業工人、青年職工及技術骨幹陸續走進教室,參加貴陽高新區“職工夜校”首期開班課程。而在電子信息製造產業園產業工人社區,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賦能成長·無人機點亮夜校”活動正吸引着衆多青年職工熱情參與。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貴陽高新區始終錨定“發展所需、企業所盼、羣衆所憂”的核心靶心,將作風建設成效轉化爲破解實際問題的動能。通過走訪企業發現,區域內一線職工普遍存在技能提升渠道窄、業餘學習資源少等訴求,而傳統培訓往往存在“供需錯配”“時間衝突”等問題。

爲此,貴陽高新區人才辦、貴陽高新區工會聯合多家單位推出“訂單式”夜校培訓,首期開設的AI工具應用、無人機培訓等課程均由職工票選產生,授課時間特意避開生產高峰,真正實現“羣衆點單、政府接單”的精準服務。

後續,“職工夜校”還將陸續開設思想政治與形勢政策、職業技能提升、國考與職業發展、綜合素質與通用能力、生活美學與個人修養、定製化專題等一系列培訓課程,並計劃開通“線上+線下”雙軌學習模式,讓因工作無法到場的職工也能參與,努力將夜校打造成職工提升自我、實現成長的重要陣地。

貴陽高新區以“職工夜校”爲小切口,折射出作風建設的大文章。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貴陽高新區緊盯短板弱項深入檢視整改,將問題查擺與“重大項目建設‘5+3’工作機制”“三個大抓”“五優改革”等重點工作緊密結合,堅持“分類施策”與“靶向糾治”並舉,對納入集中整治的問題進行研判,找準集中整治切入點,定措施、定時限、定責任,這種“靶向治療”式的整改,既避免了形式主義的“花架子”,也讓作風建設的成果真正惠及企業和羣衆。

從單一的技能傳授到多元的素質提升,貴陽高新區的“職工夜校”正在實現質的飛躍。在這裡,“職工夜校”不僅是一盞照亮產業工人成長道路的明燈,更成爲檢驗黨員幹部作風建設的試金石。隨着一項項惠民舉措落地見效,貴陽高新區正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推動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楊 婷)

來源:貴陽市高新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