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被AI替代的職業出現了 陸媒預測是這行業

最難被AI替代的職業出現了,陸媒預測是這行業:塔羅算命師。(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Vista看天下》報導,如果說算塔羅是當代年輕人的心理諮詢平替,那從最近互聯網上熱門塔羅影音來看,大家瘋得真不輕。原以爲一副塔羅牌,算來算去也就是「三個月內會不會出現新桃花」、「這次考試能不能順利通過」,或者「最近該不該離職換工作」,能翻出什麼新花樣來?

直到算法帶著作者見識到抽象派的塔羅占卜影音,作者的第一反應是:這手機一定中病毒了。從未想象過這屆網友竟能設想出如此奇怪刁鑽的問題,連奧數出題老師看了都得甘拜下風:

「上海東方明珠對蜜雪冰城有什麼看法?」「《年輪》更願意被汪蘇瀧還是張碧晨唱?」「數學被那麼多人討厭是什麼感覺?」「滕子京看到《岳陽樓記》後有啥想法?」……

已經沒有人能管得了網友們無限打開的腦洞,翻開塔羅博主的評論區,作者還以爲誤入了什麼獵奇故事會投稿,全是網友希望博主解答各種離譜問題的留言。

那些問其他任何人都可能慘遭白眼、被覺得莫名其妙的想法,只有塔羅博主願意寵着大家、煞有介事地耐心解答。

都知道「塔羅占卜,僅供娛樂」,但萬萬沒想到,大家已經娛樂到了如此抽象的境界。

這波新颳起的塔羅風潮用事實證明了,世界的盡頭不是神秘學,是樂子人。

現在互聯網上流行的塔羅影音,一般叫做「大衆占卜」。

這類影音一般會由博主先設定一個問題,比如「你的下一段戀愛會在什麼時候開始?」在影音開頭擺放幾個不同的物件,讓用戶根據直覺選擇其中一個,然後解說與選擇相對應的占卜結果,機制類似於賽博抽籤。

其實塔羅影音也不是一開始就瘋了的,這些「抽象派」原本的形態更像是一種另類的人物解讀/劇情預測。大家天馬行空的追問,源於對文藝作品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看過小說、追過劇的朋友都體會過,一旦沈迷於某個IP後,就很容易因爲原作的留白抓心撓肝,恨不得親自發個微信問問作者或者導演到底是咋回事。但列表沒這人脈,網友就靈機一動發給有問必答的塔羅師。

故事的留白就像人的命運,猜不到,就只能算。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影音裡,塔羅師煞有介事地進行塔羅牌抽卡、解讀牌面,解答的問題卻是「《甄嬛傳》裡允禮知不知道孩子是他的?」「曹貴人對溫宜被端妃收養的看法「安陵容對甄嬛到底是什麼的感情」……

類似的提問,已經涵蓋網文、古偶、動漫、競體等年輕人的各大興趣圈層。問題包括但不限於:當下的每一對熱門cp彼此之間感情關係怎麼樣?近期新冒頭的流量明星有何內心獨白?你喜歡的人物有什麼話想要對你說?

這類普通影迷、粉絲們根本無從知曉的事情,統統抽上幾張牌,給你分析得頭頭是道。

結果如何不重要,大家追求的只是確定性本性。

「既然和我無關的虛構人物都能算,那豈不是什麼都可以問問塔羅?」

網友們直接思路打開,把塔羅占卜當成萬能採訪,一大批動畫片裡的人物,憑藉超高國民度率先淪陷。

「我曾以爲長大了就會嘮點成熟的大人嗑」,結果當年那批圍在電視機前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人,現在抱着手機在琢磨:「美羊羊更喜歡沸羊羊還是喜羊羊呢?」

無獨有偶,這麼多年過去,能讓網友記始終放心不下的第二件事情,是「翠花到底喜歡熊大還是熊二」。

大家不僅八卦,還有一顆想要善解人意的心。

雖然拿着動漫人物的肖像製作表情包和鬼畜舞蹈時,從來沒有提前徵得人家同意,但現在想起來問問人家被玩梗有啥看法了。

其實真正善解人意的是塔羅博主們,不僅真的迴應大家無厘頭的好奇心,還要對着牌面一本正經地解說:「它自己挺開心的,因爲覺得網友們沒有惡意,這是喜歡它的表現……」

虛構角色被大算一通還沒完,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也逃不開網友們的「魔爪」。

大家想知道《記承天寺夜遊》裡被蘇軾半夜叫起來散步的張懷民到底睡沒睡;曹雪芹對《紅樓夢》續作者高鶚有啥看法;李白要知道自己的詩成了中小學生必背篇目後啥心情;以及諸葛亮本人會不會背誦《出師表》?

要不說教育具有滯後性呢!十幾年前語文課上射出的子彈,此刻正中互聯網塔羅師的眉心。看得出古詩文背誦確實給同學們留下了噸級記憶,當初教你的語文老師都未必記得你叫啥了,你卻還在研究「懷民到底寢沒寢」。

更有聰明網友學以致用,因爲不滿意宿舍住宿條件,向塔羅博主投稿詢問「劉禹錫對現在一些學生宿舍的看法」。

這還問啥問啊!算盤珠子都崩我臉上了,同學你是不是就想聽人說:「你這住宿條件真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劉禹錫看了都要把筆給你讓你來寫《陋室銘》啊!」

問完古人,網友們又打起了各種無生命體的主意。

「麻將對人們天天打它有什麼想法」「數學被那麼多同學討厭有什麼感覺」「《年輪》更希望被哪位歌手唱」……

在這些抽象的占卜影音裡,塔羅師抽到什麼牌面不重要,解讀的結果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有人腦洞大開想出了從沒人想到過的奇葩問題。

從這些影音裡轉一圈出來,你就會確信AI是真代替不了人類,因爲活人網友們不僅學貫古今、中西融合,而且從不會被邏輯束縛住自己強悍的創造力。

大家沒有對個人前途命運的好奇,只有對荒唐樂子的渴望。

在這一波新的塔羅抽象風潮裡,網友們並不是真的要知道麻將在想些什麼。抽象占卜所吸引大家的,是年輕人旺盛到不講道理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真正意義上「想一出是一出」的絕美精神狀態。

向塔羅師拋出各種獵奇問題的年輕人,看似是瘋了,其實是真想通了。

與其把自己的重要人生課題交給塔羅牌,用幾張紙牌來預測自己的未來走向,倒不如丟點無關緊要的小問題過去,圖個好玩。

塔羅對年輕人來說,已經不只是占卜前途的「神秘系統」,而是變成了生活的樹洞,所有搞不清、弄不明、剪不斷、理還亂的問題,都可以拋給塔羅師,而且對方有求必應、有問必答。

比如很難反覆和朋友親人開口的情緒和境況,許多年輕人都會選擇把塔羅作爲傾訴出口。

哪怕是你最親近的好朋友,也會在你第三次問出「你說我和我前任還有沒有可能複合」後,甩你一個無語大白眼。但你花個幾十幾百塊,就能獲得一個塔羅師耐心聽你從你倆第一次見面聊到最後爲啥分手,讓你盡情傾吐你的心路歷程。

同理,生活裡壓根沒人接的抱怨,現在也就塔羅博主願意搭理,還幫你分析地頭頭是道,把情緒價值直接拉滿:

你不想背《蜀道難》,塔羅博主就說,「李白本人也沒想到自己的詩歌會給現代人造成這麼大困擾」,直接給觀衆寶寶們哄成胚胎。

畢竟塔羅生意賣的就是這份情緒價值。

儘管投稿的人、算牌的人、看影音的人都知道這種抽象獵奇的「占卜」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但大家都樂在其中。這就說明了:其實大家沒那麼當真。喜歡塔羅占卜的年輕人,可能遠比刻板印象裡以爲的更加客觀清醒。

網友@愛麗絲 說,自己經常會點進網上的塔羅「大衆占卜」影音,她表示自己向塔羅牌尋求的是「一種單純的正面反饋」。

如果影音解讀給到了她期待中的好結果,就會很高興;但如果博主說的不符合預期,那就是「測得不準,我會直接划走。對我不好的我都不信,我只信那些我想聽的」。

網友@流 會不定期找塔羅師進行線下的「一對一占卜」,她說自己更在意和塔羅師交流的過程,想知道「我一直在思考的某一個問題,別人是怎麼想、怎麼解讀的」;

對她而言,測塔羅的作用在於提供新的思維模式,並不在意結果是否準確,「可能睡一覺醒來就已經忘了」。

年輕人們把塔羅牌當作一種開導情緒的工具,爲我所用。每個人對工具性能的需求不同,有人想要正面的心理暗示、有人想要安慰鼓勵、有人需要思維開導,但不論如何,「我」始終是最重要的主體。

塔羅真正擊中年輕人心的,從來都不是它的占卜結果多麼神奇,而是它強烈的參與感和即時性。

塔羅占卜一般都需要顧客自己抽牌或者選擇分組,而且牌面上的圖案也都比較直觀,每個人都可以根據圖案自由想象它的象徵意。@流 提到,相比於其他「玄學」形式,塔羅最吸引她的在於「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嘗試自己去理解,而不是全然依靠別人來解讀我」。

另外,塔羅大多情況下用於占卜短期內的具體問題,比如「三個月內能不能找到工作」「這次考試能不能順利通過」,相比於虛無縹緲的「命運」,塔羅企圖給出的答案顯然更務實。

另一位喜歡塔羅占卜的網友@手扶拖拉機斯基 認爲,「塔羅很符合現代人急於得知自己未來狀態的心理,不過這個未來也並不長遠」。

籠統概括一個人性格命運的玄學類型對這屆年輕人吸引力有限。@愛麗絲 說「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天蠍座,但大家總不可能都是一類人」,相比之下,塔羅牌的明顯更加靈活好玩。

作爲一種娛樂方式,塔羅絕對不能替代嚴肅專業的心理諮詢。每個人帶着不同程度的「疑難雜症」找到塔羅師、塔羅博主那裡,收穫也不一樣。

不過可以明確的是,這些年輕人出於困惑的狀態時,需要被傾聽、也依然願意與外界產生互動交流。

作爲承接大家各自情緒「疑難雜症」的塔羅師,大概是最清楚當下年輕人們都在煩惱些什麼的一羣人。

而互聯網上的塔羅影音,作爲塔羅師們引流、獲客的一種重要手段,自然會緊貼着大家憂愁煩惱的熱門議題展開,實時上新更換。

最近正值開學季,塔羅博主們在回答「翠花到底喜歡熊大還是熊二」之餘,還會圍繞開學做很多相關占卜,比如新學期會人際關係、學業發展以及避雷事項,甚至還有博主「測各科老師檢查暑假作業的概率」。

秋招、考研、情人節……成熟的塔羅博主深諳自媒體運營之道,會抓住特殊節點推出相關的主題策劃。

刷刷現在的互聯網塔羅影音,堪稱年輕人精神狀態一覽。

一段時間裡的熱門問題,反映了大家當下關心的方面。

之前有句廣爲流傳的言論叫「戀愛腦養活了大半個玄學圈」,但現在,知名塔羅博主的主頁裡情感相關的影音佔比並不高。

畢竟擁有或者追求長期穩定的戀愛關係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大家不願談戀愛,只想花錢租「一日男友」,或者購買五分鐘擁抱。塔羅博主們也相當識趣,在所剩不多的感情向影音裡越來越少提及明確的伴侶,算的都是「心動對象」「曖昧對象」的狀態和發展。

線下「1v1占卜」的熱門問題同樣在流變。

作者採訪了占星師瑪麗安,她回憶起在2019年剛入行的時候,還有一些女生來找自己算感情,但是「現在基本上不會收到女生感情方面的問題,事業的提問倒是越來越多了,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大的社會風向的改變」,反而最近有幾位男性顧客,找到了瑪麗安問感情方面的困惑。

她還注意到,抽象派占卜不僅在網路影音裡流行,線下(實體)同行中,也經常會有人幫顧客算類似的問題,比如「某個男明星和女明星到底是什麼關係」。

這類趣味占卜並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但或許可以讓人在與未知共處的時間裡過得心理上踏實一點。瑪麗安說,「塔羅,特別是大衆測試,起到的就是安撫和陪伴的作用,其實和ASMR影音差不多」。

用塔羅占卜事業、愛情、學業,是被年輕人的焦慮迷茫捧紅的情緒生意,抽象派塔羅,則是這個行業迎合顧客情緒需求更極致的產物:

讓大家乾脆從對自身的焦慮迷茫中抽離出來,提供純粹的段子。而且是緊緊圍繞你的興趣與網路熱點的段子。

你甚至不用擔心抽到不好的結果影響心情,只用當一檔獵奇故事會來聽,興許助眠作用是它能發揮出的最大實效。

網紅塔羅影音更像是上一代洗地毯、修馬蹄、讀小說風潮的進化版,負責陪你暢聊各種話題和猜想,反正不用花錢,這個說得不愛聽就划走去下一個。

年輕人瞄準了塔羅占卜的參與感、即時性,喜歡它的靈活好玩,也進一步對它進行了改造,讓它在變得更加輕量化、娛樂化,催生出我們今天看到的抽象腦洞。

沒有什麼能經得起互聯網梗文化的解構,大家一層層揭開塔羅的神秘面紗,看穿了它情緒疏導的本質:

什麼升學的壓力、求職的迷茫、失戀的痛苦都是暫時的,只有對快樂的追求,纔是普世的、永恆的、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