糉葉是廚餘還垃圾 環保局曝正解 丟錯挨罰1200元

端午節吃糉子應景,糉葉、糉繩要當成一般垃圾處理,非廚餘。(示意圖。圖:shutterstock/達志)

本週六端午節,傳統上有吃糉子過節的習俗,不過用來包糉子的糉葉、糉繩該怎麼處理?環保局提醒,可別視爲一般廚餘,丟錯了可能挨罰新臺幣1200元至6000元罰鍰。

糉葉、糉繩要丟哪?彰化縣環保局特別PO文提醒,共度端午佳節之際,應景食物應確實做好分類,糉子的糉葉、糉繩屬一般垃圾,未依規定丟棄,可依《廢棄物清理法》處以新臺幣1200元至6000元罰鍰;吃剩的糉子則是廚餘。

金門縣政府也分享,糉葉屬於長纖維植物,進入廚餘處理程序時可能造成設備損壞,所以糉葉、糉繩要當成一般垃圾。其他常見的長纖維植物,包括甘蔗皮、鳳梨頭、榴槤、椰子殼和竹筍殼等,牡蠣殼也要另外分類。

至於端午節中午立蛋活動結束後,蛋殼和掛在門口的艾草,則可當作堆肥廚餘。環保局呼籲,天氣炎熱潮溼,垃圾、廚餘如果沒有妥善存放,易腐敗發臭,孳生蚊蠅病媒,影響居家環境衛生,連假期間遇非收運時段,務必把垃圾妥善打包密封,暫時貯存家中妥適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