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無權隨心所欲加徵關稅!” 特朗普政府在國際貿易法院遭美企拷問

當地時間5月13日,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開始審理五家美國小型企業試圖阻止美國政府加徵關稅的訴訟案。

這5家小型商業企業爲進口並分銷小批量葡萄酒、烈酒和清酒的VOS Selections公司;使用進口塑料和鋼材製造設備的塑料服務和產品公司(Plastic Services and Products);使用進口零部件生產教育電子套件和樂器的MicroKits公司;銷售進口漁具及相關裝備的漁業美國公司(FishUSA)以及銷售進口女士騎行服的Terry Precision Cycling公司。

三名法官當天聽取了針對特朗普關稅的辯論,以決定是否暫停特朗普政府近月來開徵的這些關稅。

“總統無權隨心所欲徵收關稅”

由非營利性公益訴訟公司自由司法中心代表的幾家企業辯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無權在任何時間、對任何國家、徵收任何數額的無限制、不可審查的關稅。

“總統徵收了所謂的關稅,代表着行政權力前所未有的非法擴張。”代表這些企業的律師施瓦布(Jeffrey Schwab)表示,“這並非國會的本意。”

代表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司法部律師漢密爾頓(Eric Hamilton)表示,最高法院在1974年的一起案件中維持了總統的關稅權力。漢密爾頓稱,法院從未審查過總統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宣佈的類似政治決定。

施瓦布則稱,特朗普的援引與國家緊急狀態完全無關,因爲美國幾十年來一直存在貿易逆差。

在週二的辯論中,這些企業表示,特朗普徵收關稅標誌着行政權力“前所未有的非法擴張”。

“被告的立場將允許總統隨時以任何稅率對任何國家徵收關稅,只需宣佈國家緊急狀態,無需進行任何實質性的司法審查即可。這並非國會的本意。” 施瓦布說。

政府監管尺度應該在哪裡?

司法部律師漢密爾頓表示,國會授權總統處理外交事務和監管貿易,包括自1794年以來徵收關稅。但施瓦布辯稱,監管貿易意味着檢查,而不是徵收進口稅。

卡茨曼法官則指出,美國最高法院在1974年的一項裁決中維持了同樣的措辭,該裁決允許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美國放棄金本位制時對進口產品徵收附加稅。

施瓦布則辯解稱,“‘監管’一詞並不意味着徵稅或徵收關稅的權力。”

當天對關稅的最嚴厲批評來自保守派法官雷斯塔尼。在辯論會上,雷斯塔尼一度打斷特朗普政府律師漢密爾頓爲行爲辯護的發言,稱“我們不處理政策,我們處理法律”。

漢密爾頓在發言中表示,總統的命令完全符合緊急的預期用途,並指出其限定詞“不尋常”和“非凡”超出了慣例。他表示,貿易逆差對美國經濟的“累積效應”,而非逆差本身,纔是特朗普宣佈緊急狀態的合理依據。

雷斯塔尼則反駁了政府關於緊急狀態可能源於數十年問題的說法。“你認爲長期存在的情況會發展到斷崖式下跌,最終觸發政府援引國家緊急狀態嗎?”雷斯塔尼問道。

“當然。”漢密爾頓回答道。

法官方面則質疑這種做法的侷限性,認爲如果全國範圍內出現了花生醬短缺,總統可以宣佈國家緊急狀態。

“你說的沒有限制,就是這種沒有限制。”雷斯塔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