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最前線1/新臺幣升值+對等關稅 臺商最害怕的事情都來了

專家說,如果川普卯起來換Fed主席,利率、匯率都由政治決定,大環境如此之下,我們央行很難對抗。路透

「美國的政策開始環環相扣。」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信宏這麼推論:大而美法案一旦啓動,美國開始減稅,勢必要處理債務過高問題;爲了找錢,就從對等關稅找貿易伙伴下手,爲了減輕發債利息,聯準會只好降息,造成美元弱勢,臺幣、日圓、韓元等非美元貨幣升值。

下半年關鍵字:升值、關稅、消費保守

在中經院發佈PMI的記者會上,媒體的提問被陳信宏收攬到一個架構中觀察,包括,川普會不會TACO(美國媒體戲稱川普永遠臨陣退縮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再次延後對等關稅實施?央行干預了,下半年新臺幣還會繼續升嗎?美國會降息嗎?

結論是,下半年臺灣企業面臨的困難呈疊加狀態,除了新臺幣升值,還要加上對等關稅,以及全球保守的需求端。

好消息是,AI產業的需求非常強,而且是剛性需求。另外,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說:「我不相信川普會放過日圓、韓元。」下半年可能不會是臺幣獨強的局面。

雖然有央行出面干預,「這一波臺幣匯率應該是回不去了,這是業界普遍的看法。」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說。

他指出,第1、2季出口還不錯,「但是臺幣升太快,廠商因應不及,沒得挽救,傷到了第1季、第2季的利潤。」接下來,「不能等着捱打,不然都賠出去了。」不管大、中、小企業,都在積極準備對應各項匯率風險。

下半年臺幣怎麼走?會繼續升勢?「這是我個人立場。」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表示,要觀察美國的債務狀況和利率政策,如果聯準會(Fed)降息,「美元還是往下走的趨勢。那麼亞洲貨幣要軟,勢必不太可能。」

她指出,川普一直想要降息,打算換掉Fed主席。想要降息跟他後面的債務處理有很大的關係。這一次的以伊戰爭,他打一打就縮回來,也因爲後面金融是很大的問題。如果川普卯起來換掉Fed主席、然後利率隨他想怎麼降就怎麼降,「利率、匯率由政治決定。」以美國的經濟深度,大環境如此之下,我們央行很難對抗。

深度內容中心/製作

大而美啓動 非美貨幣強迫漲

日圓、韓元難逃川普狙擊

看匯率已經不純是看利差、順差這麼簡單,陳信宏指出,美國現在的政策已經開始「環環相扣」。

他指出,「大而美」法案推動減稅,一旦啓動,一定要想辦法處理債務問題。所以,「對等關稅勢必維持一定水準。」你們問川普會不會TACO?你看有多少國家完成談判?四個、五個⋯⋯類似問題都開始環環相扣,債務也會牽動利息或美元走勢。

王健全指出,美國下一波的談判,可能會把非關稅障礙列入各國對等關稅的談判的要件之一。「所以,我不相信日圓跟韓元不會升值。」

他指出,臺幣實在是太強了,最近大概是全世界最強貨幣。這一波韓元、日圓沒有跟上來,有政治因素,

韓國是因爲纔剛選完總統,日本則因國會要改選,「強硬比較能爭取選票,」但是長線來說,「我不相信川普會放過它們。」

下半年臺灣企業面臨的困難呈疊加狀態,除了新臺幣升值,還要加上對等關稅,以及全球保守的需求端。報系資料照

唯一的好消息 AI供應鏈依舊強勁

王健全補充說,川普總統的經濟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最重視的是什麼?除了關稅障礙,就是非關稅障礙。」

納瓦羅認爲,如果你對美國有順差,你的貨幣對美元應該升值,這樣慢慢的順差就會減少,而這是市場機制,除非蓄意壓低匯率要一直保留順差,「各國要很重視的,一個是出口補貼,一個就是匯率的正常化。」

除了預期臺幣不會獨升,中央研究院研究員簡錦漢指出,AI真的是剛性需求,AI模型還是在軍備競賽,「我覺得AI不只是下半年,甚至明年、後年,還是會持續的成長。」

之前有人疑質AI的應用,他指出,其實現在很多電商都是用AI來推薦產品給客戶,很多電商營收有大幅成長都是因爲有做AI。終端的應用有了,現在只是一小部分,未來應用會更多。

延伸閱讀》總經最前線2/國旅、中元普渡、汽車 三大銷售旺季竟然落空 下半年消費更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