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亞幣!新臺幣連2日升值 閃破33元
新臺幣8日意外成爲「全球最強亞幣」,盤中一度升破33元大關,連續2個交易日升值,與重挫的臺股再度脫鉤。(杜宜諳攝)
川普對等關稅引爆全球股災,傳出聯準會不排除下週就緊急降息,美元指數跳水,加上中央銀行緊盯匯市,新臺幣8日意外成爲「全球最強亞幣」,盤中一度升破33元大關,見到32字頭價位,終場收33.007元,升4.8分,連續2個交易日升值,與重挫的臺股再度脫鉤。
川普對等關稅上路進入倒數,不過市場恐慌情緒持續飆漲,市場加大聯準會大幅降息的預期。瑞銀公佈最新預測,認爲聯準會將降息3到4碼(1碼爲0.25個百分點)搶救經濟,且隨着法律、商業和政治壓力上升,加上與各國逐步達成協議,新關稅第3季將實質下降。
雖然聯準會主席鮑爾日前仍表示,儘管經濟前景惡化,但當局不急於調降利率,並強調須防止短期物價上漲演變爲持久性通膨,但各國面對川普對等關稅重擊,似乎做好降息準備,歐洲與英國央行今年皆可能降息3碼。
臺北匯市方面,外資轉買爲賣,不過,匯銀人士透露,匯出力道「沒想像中大」,除了全球股災,態度比較觀望,也在看川普關稅政策有無可能轉圜,再者也是「央行盯很緊」,所以也不敢太造次,整體交投算平穩,不少出口商則趁此時拋匯,力助央行逆襲。
對於如何解決臺美貿易順差,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許文泰建議央行讓臺幣升值,但文化大學經濟系教授馬泰成持反對意見,他舉《廣場協議》強迫日圓升值,但日本對美貿易順差迄今仍大,原因可見與匯率無關。
馬泰成表示,因爲美元是世界唯一的國際準備貨幣,不只商品,服務業、製造業等等國際間資本流動,都要靠美元,美國對各國的貿易逆差便不可避免,川普想以關稅扭轉,從經濟學理論上來看,根本做不到,「匯率是結果,而非原因」,調整匯率治標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