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升值換減關稅 央行:臺幣反應經濟基本面、長期均爲升值

中央銀行。(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對臺灣課徵對等關稅32%,恐嚴重衝擊臺灣經濟,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許文泰呼籲央行放手新臺幣升值,以縮小貿易順差。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7日表示,自 2016 年迄今新臺幣一籃子貨幣指數(NEER)上漲10.39%,2010年迄今新臺幣一籃子貨幣指數亦上漲19.4%,均顯示新臺幣反映經濟基本面升值。

央行統計,2024年10 月市場預期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機率上升,經貿政策不確定性提高,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擴大;此期間(2024年10月初至2025年4月7日下午3時30分)新臺幣貶幅居中。而從川普宣佈對等關稅措施迄今,主要貨幣對美元漲跌互見,如日圓、歐元、新臺幣及加幣分別對美元升值 2.70%、1.59%、0.10%及0.04%。

對於升值改善貿易逆差說法,蔡烱民表示,很多人都有央行長期以來阻升,其實臺幣是升值,NEER都是升的。會否引導臺幣走升?蔡烱民表示,不會刻意引導新臺幣怎麼走,新臺幣就是反映經濟基本面,「臺幣若是升值,就是讓它升,貶的話,也同樣是讓它貶值」,且去年以來比較多的時間都是賣匯(美元),也就是阻貶。

至於如何解決對美貿易順差,蔡烱民表示,對等關稅是不合理措施,就連FED主席鮑爾演說中都提到這是超乎他的預期。對於美國貿易順差的原因,主要反應國內儲蓄不足、國家也是赤字,所以會有經常上的赤字,這是必然的結果。

蔡烱民分析,美國因爲經濟表現好,所以進口比較多,這也是反應全球分工,美國專注比較高附加價值的生產,所以從中國、越南進口比較多的服飾、玩具等附加價值低的產品,這些美國本土本來沒在生產。若要解決貿易差距,臺灣就是增加採購,或在美國當地投資,在地生產就能降低進口,也能逐漸縮減貿易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