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老將火速返巢,匯頂科技如何抓住AI時代機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駱軼琪 廣州報道

在經歷了上一任總裁離任、收購計劃失敗之後,匯頂科技發佈了2024年度財報。

雖然從營收規模上看,公司去年相比2023年有輕微波動,但淨利潤實現了較大程度上漲。3月21日,匯頂科技發佈2024年度財報顯示,期內實現營業收入43.7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0.75%;歸母淨利潤6.04億元,同比大幅增加265.76%;毛利率從前一年的40.5%提升至年內41.8%。

在發佈財報的同日,公司發佈了新任總裁聘任公告,於2022年離職的老將回歸,執掌公司運營大旗。

過去兩年來,匯頂科技在持續優化經營結構。雖然收購雲英谷科技控制權事宜最終未能成行,但顯示出公司在持續聚焦主業經營的業務思路。隨着今年AI技術在推理側持續發力探索,這將爲匯頂科技帶來哪些機會?

公告分析,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背後,是匯頂科技的芯片採購成本下降、對現有產品迭代的結果;同時,公司2024年三大費用有較大程度減少,通過提升研發效率、優化銷售和管理費用,令這三費整體支出同比減少1.61億元,同比下降10.9%。

收入的波動源於公司銷售價格同比下降幅度大於出貨量增長。實際上公司全年產品出貨量在增加,2024年受益於市場需求增加、公司新產品接連商用以及OLED滲透率提升,匯頂的全年出貨量達12.50億顆,同比增長5.5%。

如何將芯片庫存水位良好控制一直是行業命題。在2023年,公司經歷過一輪年初庫存水位偏高,持續推進庫存管理的過程,到當年末已經恢復至正常水平。根據披露,2024年公司將存貨控制在合理水位,截至2024年末,存貨賬面價值5.70億元,同比下降20.4%,存貨週轉率從2.1次提升至4.0次。

年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減少39.93%,主要系前一年同期公司去庫存金額大於本期所致。

從具體業務來看,匯頂科技的盈利能力提升,一定程度還與公司高毛利率產品線的營收佔比有所提高有關。

匯頂科技旗下有三大業務:指紋識別芯片、觸控芯片和其他芯片。2023年指紋識別芯片營收佔比約44%、觸控芯片佔比約35%,但前者在當年毛利率爲31.44%、後者毛利率爲51.81%。

在2023年,公司指紋識別芯片業務毛利率出現5.35個百分點同比減少,到2024年有了明顯改善,年內該業務毛利率同比增加3.64個百分點至35.08%。

此外,2024年毛利率更高的觸控芯片業務(51.25%),在匯頂科技內部的營收佔比也提升到39.4%;與指紋識別芯片39.5%的營收佔比幾乎持平。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發現,2024年不少新發布的國產高端手機開始商用超聲波屏下指紋芯片。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主要是以匯頂科技爲代表的國產相關產品被大量採用,相比之下,其成本低於高通超聲波指紋識別相關產品,吸引手機廠商更有意願進行商用。

財報顯示,匯頂科技的超聲波指紋傳感器全年出貨量超800萬顆,且還在下沉至部分中高端機型。在低透屏幕技術趨勢的助推下,搭載超聲波指紋的智能手機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在手機之外,匯頂也在加速推進在諸如汽車、安全、健康等領域的產品滲透。

財報顯示,2024年從應用領域看,匯頂科技旗下產品在智能手機領域佔比最高,爲66.8%;其次是PC和平板佔比21.4%;IoT佔比7.7%、汽車電子和其他佔比4.1%。

例如在汽車和IoT行業持續推進應用就是典型案例。根據介紹,公司的安全方案包括eSE安全芯片和NFC控制芯片,可滿足安全認證、安全支付、智慧交通、數字貨幣、數字車鑰匙和數字身份等豐富應用場景;無線連接產品主要爲低功耗藍牙SoC系列芯片,覆蓋消費、工業、汽車三大應用領域。

近兩年,匯頂科技已經在逐漸調整策略,將業務更加聚焦。

2024年內,公司就在推進完成對一家全資孫公司的股權轉讓。財報指出,根據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和業務佈局調整,爲優化資源配置,公司擬將全資子公司匯頂香港持有的DCT GmbH和DCT B.V.100%股權轉讓給Tessolve Engineering Service Pte. Ltd,交易初始交易價格爲4250萬歐元。本次股權轉讓交割事項已於2025年2月完成。

根據此前公告,DCT資產組是公司在2020年推進的收購標的,主要負責對外提供芯片設計服務。鑑於DCT資產組所涉產品與公司其他產品協同效應不強,此次交易不會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業務產生不利影響。

2022-2023年間也有類似情況。匯頂科技2023年度財報顯示,期內完成了兩筆對外出售參股公司股權動作。

其中一筆發生在2022年12月,同樣基於戰略規劃和業務佈局調整,公司對外出售參股公司Silicon Radar GmbH 24%的股權,最終總交易對價爲約767.86萬美元(含出售交易對方部分股票變現所得約404.08萬美元),約合5,347.84萬元人民幣。2023年2月,公司完成股權交割。

另一筆發生在2023年2月,公司對外出售全資孫公司恪理德國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交易對價7,500歐元(約5.44萬元人民幣)。當月就已完成股權交割。

年內匯頂科技原本推進收購雲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制權事宜,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分析,兩家公司之間可以形成較高業務協同性,隨後在二級市場也有類似反饋,收購公告發布後公司股價有較好表現。

但可惜,此次收購併未能成行。前不久公司公告稱,終止該筆購買資產事宜,原因是公司從初始方案開始,一直是以收購雲英谷控制權爲目標。公司在復牌後對標的公司進行了初步盡調和評估工作,經過多輪溝通,最終交易各方未就交易對價等商業條款達成一致。

在隨後的投資人交流環節,公司高管方面還指出,承諾自終止本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事項披露之日起,至少1 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未來如有其他合適標的公司會權衡考慮。

更受外界關注的是匯頂科技近期的高管變更動作。

3月11日,公司發佈公告稱,時任總裁胡煜華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職務。

歷史信息顯示,胡煜華爲公司在2021年獲聘,此前幾乎有20年時間在德州儀器(TI)不同崗位任職並位列高管。進入匯頂科技後,將全面負責公司的整體運營管理,專注於帶領團隊實現公司短期和長期的業務發展目標,以及建立全球化的運營體系和流程以不斷提升運營和管理效率。

據披露,辭職後,胡煜華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該事項不會影響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的開展。

很快高管有了新的人選。財報發佈當日,匯頂科技單獨發佈公告指出,董事會同意聘任柳玉平爲公司總裁,全面負責公司的整體運營管理並直接向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帆彙報。

柳玉平其實是匯頂科技的“資深老將”,只是此前短暫離開過公司。公告顯示,他此前自2005-2022年間均在公司不同崗位任職,離職前夕位列副總裁崗位。

公告並未提到近幾年間隔期柳玉平的去向,最新則是成爲公司總裁。據披露,他目前未持有公司股份,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其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持股5%以上的公司股東之間不存在關聯關係。

雖然整體看,匯頂並不算是能明顯受益於AI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熱潮的芯片企業,但隨着今年AI推理應用端的快速演進,其或將受益於邊緣智能的持續發展,目前公司持續發力的車載、IoT、智能家庭等領域都是典型場景。

柳玉平此前在公司分別負責過研發、供應鏈、產品等不同領域,老將回歸將爲匯頂科技帶來什麼新動向也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