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憑證開戶出事了!金管會證實高風險 變警示戶的機率較高

據金管會3月底調查,以自然人憑證驗證開戶,變成警示帳戶比率是0.28%,是所有數存警示戶0.064%的4.4倍。 聯合報系資料照

以「自然人憑證」線上開數位存款帳戶,遭詐團冒用,八大公股行庫將陸續暫停以「自然人憑證」做線上開戶驗證,金管會今天證實,的確有此情況,且以自然人憑證開戶變警示戶,是所有數存警示戶的4.4倍。

據金管會3月底調查,以自然人憑證驗證開戶,變成警示帳戶比率是0.28%,是所有數存警示戶0.064%的4.4倍;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坦承,以自然人憑證驗證開戶的確較高,金管會將持續觀察。

金管會調查自然人憑證驗證開戶的警示戶,是以自然人憑證開戶變警示戶(分子),除以整體以自然人憑證開戶數(分母),與銀行業觀察分母是數存警示戶不同。

一家銀行主管坦言,金管會的0.28%是「整體」數字,但銀行業觀察的是「上升」的趨勢,反應到「整體」結果還有一段時間發酵,若等到發酵時間,可能情況早已不可控。

過去數存警示戶佔整體數存戶、或是數一帳戶都很低,但近半年,數一警示戶比例大幅攀升,「上升」趨勢鮮明,因此各銀行預警做了一些管控措施。

侯立洋說,經瞭解,自然人憑證驗證開戶變警示戶,是因民衆辦信貸,提供自然人憑證和雙證件給代辦,結果代辦是詐團,民衆遭詐變人頭戶,使各銀行做控管,金管會尊重各銀行風險控管和業務規劃。

據調查,包括兆豐銀、第一銀、華南銀、合作金庫、臺企銀、彰銀等都已暫停以自然人憑證驗證開數存戶,土銀和臺銀也預計五月跟進,八大公股行庫已全面喊卡,加上去年六月率先喊停的永豐銀,至少有9家都喊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