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暫停自然人憑證開戶!金管會證實:尊重業者
▲多家銀行陸續暫停自然人憑證作爲線上開戶的身分驗證方式。(示意圖/記者趙蔡州攝)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近期多家銀行陸續暫停以自然人憑證作爲線上開戶的身分驗證方式,主因是發現詐騙集團假借辦理貸款等名目,向民衆詐取自然人憑證後,濫用於開設數位帳戶,導致許多民衆帳戶淪爲詐騙用途的人頭戶。金管會證實相關情況,並強調尊重銀行依自身風險控管所採取的應對措施。
根據《中央社》報導,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說明,有部分金融機構因接連發現以自然人憑證開設的帳戶,轉爲警示帳戶的比率偏高,因此主動限制或中止該類驗證機制。儘管自然人憑證所涉的警示戶比例僅略高於其他驗證方式,銀行仍審慎因應,以防堵詐騙途徑持續擴張。
目前,數位帳戶開戶方式依驗證強度分爲三種:其一是未曾擁有該行帳戶者,以自然人憑證直接線上開戶;其二爲原已在銀行有存款帳戶者,透過既有資料加開新戶;其三則是使用他行帳戶或信用卡資訊作爲驗證。首類因開戶門檻最低,易成詐騙目標,成爲此次管控重點。
爲遏止詐騙行爲蔓延,兆豐銀、第一銀、合作金庫、華南銀、臺灣中小企銀、彰化銀等多家公股銀行已暫停自然人憑證驗證機制,土地銀行預計自5月5日起跟進,臺灣銀行也將於5月上旬實施相關措施,屆時八大公股行庫將全面停止此開戶模式。
同時,相關單位呼籲民衆妥善保管自然人憑證,切勿交由他人代爲使用。內政部亦提醒,若發現憑證遺失或遭人冒用,可透過線上或親自前往辦理停用手續,以保障個資與帳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