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罹3期腸癌 妹照內視鏡驚見11顆瘜肉 差一步就麻煩了

婦人做大腸內視鏡檢查,意外發現有11顆瘜肉。(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每年新增1萬7千多位大腸癌患者。肝膽腸胃科醫師吳宗勤表示,有位60歲的婦人,姊姊被診斷罹患3期大腸癌,因此來健檢,一檢查胃有幽門螺旋桿菌,大腸有11顆瘜肉,還包括高度變性腺瘤,差一步就很麻煩,他提醒,民衆只把握政府提供成人健檢與5癌篩檢,就是一筆CP值很高的健康投資。

吳宗勤在臉書粉專「腹內的日常 吳宗勤醫師」PO文指出,上述婦人就醫是因爲姊姊被診斷出第3期大腸癌,她決定在60歲前,鼓起勇氣把內視鏡檢查都做完,結果胃部有幽門螺旋桿菌,大腸有11顆瘜肉,其中一顆還是1公分的高度變性腺瘤,可以說是隻差一步就會很麻煩。

胃部長期遭幽門螺旋桿菌可能提高胃癌風險,變性腺瘤若未及早處理,也有發展爲大腸癌風險。吳宗勤表示,婦人在離開診所前,告訴他這是她60歲以前,所做的最好投資;確實也是,投資理財是有賺有賠,投資自己是穩賺不賠。

吳宗勤表示,雖然說不是每個人都有預算做自費健檢,不過他認爲,只要把政府提供的成人健檢與5癌篩檢,都好好把握,就是一筆CP值很高的健康投資。

國民健康署目前提供30歲以上未滿40歲民衆,每5年1次、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衆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衆每年1次成人免費健康檢查,內容包括身體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腎功能檢查及健康諮詢等項目。

國健署另也提供免費的5癌篩檢,包括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與肺癌篩檢,25歲以上女性,可每3年做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40到74歲女性及45到74歲男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爲肺癌者,或有重度吸菸史者可做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

45到74歲民衆及40到44歲有家族史,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爲大腸癌者,可做每2年1次糞便潛血大腸癌篩檢;40到74歲的女性,可每2年做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者,可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