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3度拒做大腸鏡 男辯怕弄破腸 再就醫已罹癌

大腸鏡造成腸穿孔機率僅千分之三。(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腸胃不適,千萬別因爲怕痛拒做大腸鏡檢查。醫師陳威佑分享案例指出,有患者因怕痛、怕腸穿孔,一年內三度拒做大腸鏡,之後再就診已是大腸癌,醫師表示,大腸鏡檢查導致腸穿孔的機率僅爲千分之三,且多數都是因切除大型息肉導致,不必過於恐慌。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在臉書指出,有位患者一年內三度就醫,每次建議做大腸鏡檢查,都以怕痛爲由拒絕,即便有無痛大腸鏡,病患也會擔心自己在麻醉無意識的情況下,腸子如果被弄破無法喊痛,堅持不做,結果一拖再拖,之後再到醫院檢查時,確診大腸癌。

陳威佑表示,很多人在做大腸鏡檢查前,除了怕痛,還會擔心腸穿孔,雖然大腸鏡檢查的確有穿孔風險,不過機率約爲千分之三,且多數發生在切除大型息肉的過程中,因爲電燒移除息肉時,可能產生較爲深層的熱能傳導,影響腸壁結構,增加穿孔風險。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因嚴重大腸發炎、腸道結構異常或大腸憩室,也可能相對提高穿孔機率。如果做完檢查後腹痛難忍,就要高度警覺。

陳威佑指出,目前的大腸鏡技術已相當成熟,透過視覺導航與AI輔助,確保檢查的安全性。而通常術後的不適,主要來自氣體殘留所引起的腹脹與頻繁放屁,因過程中會適量注入氣體撐開腸道,觀察是否有發炎、息肉或腫瘤,但都是正常現象,只要多走動、按摩腹部,3天內避免食用豆類、奶類製品,通常2小時至1天內就可緩解。

陳威佑提醒,40歲以上隨着年齡增長,腫瘤發病率會逐年上升,就算沒有症狀,也應該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病變、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