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加碼AI豪擲高薪挖人 周暢並非通義大模型技術負責人
作者 |《財經》新媒體 撰稿人 舒志娟/文 編輯 | 高素英
12月6日,“字節8位數年薪挖走阿里大模型人才”的話題在社交平臺上引發熱議。事件的焦點是,字節跳動以高薪挖走了原阿里通義大模型技術團隊的關鍵成員,包括技術負責人周暢及其手下的十多名團隊成員。
公開報道稱,字節跳動爲周暢提供的合同極爲優厚,包括4-2的職級和8位數的年包工資,這相當於在阿里的職級體系中連跳兩級且薪資翻倍。與周暢一同加入字節跳動的原團隊成員也獲得了4-1、3-2(對標阿里級別P10、P9)的職級。
針對此事,有接近通義千問的知情人士向《財經》新媒體透露,通義大模型的技術負責人並非周暢,而是阿里雲CTO周靖人。周暢只是通義實驗室算法團隊技術成員之一,他所在的團隊研發了“通義千問”大模型。儘管周暢離職,但通義大模型的研發和開源工作仍在持續進行。
該人士進一步稱,目前,通義已提交勞動爭議仲裁申請,將起訴周暢違反競業協議,並索賠鉅額賠償。
周暢於2017年加入阿里巴巴,花名“鍾煌”,曾和團隊推出多款語言模型和多模態模型。尤其是在ChatGPT爆火後,他所在的團隊基於M6多模態模型研發了“通義千問”大模型,該模型已成爲通義系列AI產品的核心技術支持。
然而,在今年7月,周暢以創業爲由提出離職,並簽署了競業協議。但近期有社交媒體消息顯示,他已低調加入字節跳動,從事AI大模型相關工作。
一位算力公司的相關人士告訴筆者,字節豪擲高薪挖人的背後,是AI大模型已成爲全球性的技術風口,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與兩年前的“百模大戰”單純聚焦於技術層面的較量不同,當前的市場競爭呈現出雙軌並行的態勢:一方面,各大企業競相加速技術迭代與產品更新,以維持技術優勢;另一方面,商業化盈利能力和應用實際落地的速度也成爲衡量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爲了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字節跳動通過提供極具吸引力的薪酬福利,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
2023年年初,字節跳動成立了專注於大模型研發的Seed團隊,該團隊從搜索、AML、AI Lab等部門選拔人才,並繼續從其他部門物色合適的人選,以提升團隊的整體實力。同時,爲了留住優秀人才,字節跳動今年已允許部分高績效員工將期權兌換成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