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前董座趙偉國涉貪 遭判死緩
大陸紫光集團前董座趙偉國涉犯貪污罪,14日遭吉林省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摘自人民日報微信號)
曾發下狂言要買下臺積電的大陸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因貪污案14日被大陸法院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他主要罪行包括以低價購買原本應當由紫光集團購買的房產,獲取房產溢價利益,非法佔有國有資產,共造成大陸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8.9億元。
吉林省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對趙偉國以貪污罪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法院指出,2018年至2021年,趙偉國利用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的職務便利,與特定關係人李祿媛共謀,由李祿媛實際控制的公司低價購買原本應當由紫光集團購買的房產,獲取房產溢價利益,非法佔有國有資產價值人民幣4.7億元。
2014年至2021年,趙偉國利用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職務便利,將盈利業務交由李祿媛等特定關係人經營,或者以明顯高於市場的價格向李祿媛經營管理的公司購買代建管理服務,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8.9億元。
紫光集團曾在半導體界風光一時,靠着國資背景與大量併購操作,快速擴張版圖,試圖打造大陸自主晶片產業鏈。2015年曾發下狂言,要買下臺積電、聯發科。2020年紫光爆出債務違約,資金鍊斷裂導致一連串債務無法如期償還。2021年紫光申請破產重整,趙偉國於2022年7月因涉貪被帶走調查。
趙偉國耽誤了大陸的半導體發展,而在中美關稅談判破冰之際,大陸12日在湖南省長沙舉行「加強戰略礦產出口全鏈條管控」的會議,大陸商務部14日專門發文解說該會議,指戰略礦產出口管制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防範戰略礦產非法外流,需要對產供鏈各個環節加強管控。
大陸商務部發言人指出,該場專門會議對商務部、工信部等10部門和內蒙古、江西等7省市的地方主管部門進行全面工作部署,強調從源頭入手,加強開採、冶煉、加工、運輸、製造、銷售、出口全鏈條管控,纔能有效嚴防戰略礦產非法外流。
大陸商務部4月4日會同海關總署公佈關於對釤、釓、鋱、鏑、鎦、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並於發佈日起正式實施。此舉被視爲反擊川普政府對中國加徵對等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