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來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陸登月服研製進展順利
陸登月服研製進展順利。圖爲登月動畫演示。(大陸央視)
大陸《人民日報》海外版6日報導,神舟二十號乘組日前完成第三次出艙活動。太空人陳冬完成6次出艙活動,與他 一同創造紀錄的是他穿着的艙外航太服B——已累計保障20次出艙任務。接下來焦點是登月服,去年9月,中國登月服外觀首次亮相。按照計劃,中國大陸將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月球並開展科學探索,其後將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試驗站,開展系統、連續的月球探測和相關技術試驗驗證。
第二代「飛天」艙外航太服的相關技術,爲登月服的研製打下了良好基礎。登月服自2020年啓動研製以來,聚焦複雜環境綜合防護、人服能力提升,以輕量化、小型化、高安全可靠爲目標,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確立了總體技術方案。
由於太空人月面作業和太空站出艙差異顯著,因此登月服在細節的設計上和第二代「飛天」艙外航太服也有所不同。在月面出艙活動時,太空人處於真空、極端溫差、月塵和輻射等惡劣環境下,登月服要對太空人提供綜合防護,還要支持其完成行走、攀爬、駕車、科考等多種任務,對整個服裝的工效、小型化和集成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望未來,中國艙外航太服的設計思路是模組化、輕量化、多用途一體化設計。例如在實現複雜環境一體化防護、功能模組化的互換性、外部介面的相容性等基礎上,最大程度地減少艙外航太服的自身重量,提高其靈活性與機動性,以充分適應不同探測任務下,各種人機配套模式的適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