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生物製造已進入技術突破和產業化加速的關鍵階段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賈驥業)生物製造是未來產業的重要代表,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重要賽道。8月21日,在2025中國生物製造科技創新論壇新聞發佈會上,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秘書長吳赴清表示,目前,生物製造領域已經進入了技術突破和產業化加速的關鍵階段。

在吳赴清看來,行業各方應該着力推進“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提升要素配置水平”“構建友好應用環境”三方面工作,助力生物製造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吳赴清介紹,生物製造產業天然具有知識密集型特點。目前,發展生物製造產業還有一些核心技術需要各方協同攻關,比如在直接關係到產品質量和成本的自主知識產權核心菌種,新型基因編輯技術,高性能生物反應器製造技術等方面,行業各方應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

生物製造技術的發展要經過基礎研發、中試放大到規模化生產等步驟,需要科研機構、行業企業、投融資機構等各方協力推動。對此,吳赴清建議,科研機構應聯合創新企業等共同搭建創新研發、成果轉化、項目孵化的平臺,讓實驗室研究與中試驗證之間銜接更加通暢。“此外,生物製造領域創新週期長,也更需要‘長線資金、耐心資本’進入。”吳赴清說。

他同時認爲,未來,生物製造對傳統制造模式的優化與更迭將成爲趨勢,各種新成果、新產品將不斷進入市場。因此,他建議各方攜手,共同推動新產品安全評價和市場準入等相關標準制度的完善優化,營造更加寬容的政策環境,讓更多創新成果和新產品能快速進入市場,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產品和新標準。

近年來,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與國內重點高校,行業企業和支撐機構建立了緊密高效的協作機制,不斷推動合成生物學、人工智能、工程科技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和創新成果轉化。“下一步,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將和各界一道,針對自主知識產權底盤菌種、關鍵核心技術、高端裝備開展協同攻關和成果轉化,持續加強行業人才培養,共同推動生物製造產業的創新發展。”吳赴清說。

2025中國生物製造科技創新論壇將於9月25日在湖南常德開幕。據瞭解,這場論壇由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和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常德市人民政府等協力舉辦,主題爲“生機無限 制引未來”,將邀請生物製造領域的專家學者、創新企業家、行業研究專家、科技服務業機構代表等,共同探討合成生物與生物製造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