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七號將着陸月球南極尋找水冰 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央廣網北京2月3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按照規劃,我國將在2026年發射嫦娥七號月球探測器,前往月球南極尋找水冰。目前,任務進展順利。

嫦娥七號的主要任務是開展飛躍探測,爭取在月球南極找到水冰。嫦娥七號任務副總設計師唐玉華說,如果能找到月球水冰,有望大幅減少將水從地球送往月球的成本和時間,有利於人類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並長期活動,進而探測火星或進行深空探索。水冰的存在也暗示着生命的可能性。

唐玉華:因爲我們(嫦娥三號、嫦娥五號)在正面着陸了,然後嫦娥四號、嫦娥六號在背面着陸了,現在在南極着陸,相當於具備了全月球的到達能力。

嫦娥七號探測器由四器組成,包括軌道器、着陸器、巡視器和飛躍器。飛躍器將配備水分子分析儀,從月球南極的陽光照射區飛到永久陰影區內的撞擊坑底部進行探測,以確定水冰的位置、數量和散佈情況。這是月球探測器從未有過的設計。任務本身難度很大。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我們是人類第一次在月球南極降落,又需要長期工作,溫度環境都很惡劣。月球南極能夠長期有光照100天左右,但是要在低溫零下100多攝氏度。

環境對嫦娥七號任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突破很多的關鍵技術。着陸器新增了路標圖像導航的手段,這是我國在深空探測中首次使用。飛躍器突破了主動式着陸緩衝技術,實現不同坡度下的可靠,重複着陸。目前,任務進展順利。

唐玉華:着陸精度高之後就能正好着陸到平坦的區域。自主判斷地形,一半的動作都是自主完成的,不用地面干預的。太陽翼都是豎着的,就是因爲光照角比較低。現在已經到正樣階段了,飛行產品的研製,還有總裝實驗的階段,現在已經到飛行發射前的準備階段。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