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入更規範、辦事更高效 “十四五”時期優化市場營商環境顯成效

人民網北京8月22日電 (記者郝帥)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市場監管高質量發展成就。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表示,“十四五”時期,市場監管總局不斷優化事前事中事後監管機制,爲各類經營主體提供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有效激發了經營主體的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具體成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市場準入更加規範。深化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度改革,推動修訂《公司法》,依法增設最長5年出資期限,指導存量和新設公司按期認繳,遏制了天價出資、超長出資、盲目出資等市場亂象,有效提升了註冊資本“含金量”。推行登記註冊“實名認證”,加強住所信息覈驗,防止冒名登記、虛假地址登記,防範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爲,擰緊了登記管理“安全閥”。發佈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行企業名稱、經營範圍規範化登記,優化設置了登記事項“紅綠燈”。

二是市場退出更加順暢。進一步推進企業註銷便利化,修訂完善《企業註銷指引》和註銷流程圖,爲企業退出市場提供操作性更強的行政指導,幫助企業解決在註銷過程中遇到的股東失聯、公章遺失等實際困難。依託企業註銷“一網服務”平臺,建立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海關、稅務、公安、人民銀行等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推動高效辦成企業註銷登記“一件事”。建立健全經營主體歇業制度,探索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緊密配合的強制清算機制。全面實施經營主體簡易註銷登記,確保無債權債務經營主體能夠通過簡易程序,最短21天就可以退出市場。

三是企業辦事更加高效。圍繞減環節、壓時間、降成本,持續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推廣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推動開辦餐飲店、企業信息變更、企業遷移登記、“個轉企”等“高效辦成一件事”,其中,開辦餐飲店時間由過去的37天減少至現在的15天,企業信息變更材料由23份精簡至6份。擴大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電子營業執照下載量3.7億次,累計使用6億多次,大大地便利了企業和羣衆辦事創業。發佈實施《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範》,推進行政許可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授權北京等11個省市開展不含行政區劃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了企業登記效率。

四是監管執法更加公正。深入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持續擴大部門聯合抽查事項範圍,最大程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建立和落實市場監管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進一步提升行政執法規範化水平。建立指導性案例制度,發佈行政違法行爲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清單,着力防範“小過重罰”。深入開展行風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制定《市場監管執法行爲規範》,大力推行服務型執法,推動全系統深入踐行“監管爲民”理念。建立與經營主體的常態化交流機制,定期聽取和推動解決經營主體的訴求,用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斷促進營商環境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