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公託突遭撤銷 臺中海線家長怨轉託難
臺中海線1間託嬰中心被撤銷公託資格,需要轉託的家長(中、右)找不到資源,請求民代幫忙。記者陳敬豐/攝影
臺中海線地區一間私立託嬰中心不實登載資料,遭撤銷準公託資格,被市府追回558萬元補助款,有倒閉之虞。30多名送託家長急需轉託,找不到海線其他公託、準公託名額,控市府僅提供聯絡資料,未積極協助;市府迴應,已主動聯繫家長,會盡力轉介其他託嬰中心或保母。
判決指出,該託嬰中心一名托育人員2022年7月底離職,託嬰中心負責人8月初仍在衛福部系統中將其登記在自家名下,法院判決託嬰中心犯僞造文書罪,處拘役40天、可易科罰金確定。
臺中市社會局表示,判決確定後,已函文中央,衛福部認定該託嬰中心不實登載資料,已構成準公託作業要點中「以詐術提供不實或失效資料」,依規從7月16日終止與該中心的準公託契約,追繳準公託補助費用558萬元。
該託嬰中心的送託家長昨在在臺中市議員王立任陪同下開記者會,家長反映海線公託、準公託資源不足,詢問社會局時得到需轉介到北屯、西屯,不符家長需求,而海線私立託嬰中心雖有名額,但索價2萬至2萬5000元,比起公託的3000元至5000元也差距過大。
議員王立任說,已接到31名家長反映,呼籲市長盧秀燕與社會局,轉介不是丟出資料就了事,應該要更加積極協助,也要注意海線托育資源分配問題。
社會局迴應,已聯繫家長轉介,另外透過議員協調,該中心收託的孩童中,40名已順利銜接幼兒園或有其他安排,26名孩童持續送託中;該中心雖然退出準公託,家長6個月內仍可領取每月1.3萬元托育補助,此外保母也是準公託的一環,送準公託保母同樣可領每月1.3萬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