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線準公託停業!私託費用飆4倍雙胞胎爸崩潰 控:逼人辭職帶娃

▲海線一準公託因涉及登載不實遭市府追討600萬補助款,業者撐不住,向家長宣佈將歇業或轉私立,30多名家長頓時無處可託嬰,怒向民代投訴。(圖/記者遊瓊華攝)

記者遊瓊華/臺中報導

臺中海線一間準公共託嬰中心因爲涉及登載不實,遭到社會局追討補助款600多萬元,但業者表明無法負荷,恐面臨歇業或轉型成私立。突如其他的消息讓家長措手不及,31位家長集體向民代求助。一名有雙胞胎的莊家長崩潰表示,兩個孩子若都改送託私立,單月就要噴4.6萬元,跟準公託1萬元相比差了4倍,市府難道是逼家長辭工作在家帶小孩嗎?

雙胞胎爸爸莊先生指出,自己與太太在懷孕3個月就已經在排隊這間準公託,排了一年半左右,等到孩子才一歲時終於排到,事件發生後,社會局提供家長保母名單,或是提供西屯區的準公託中心名額,但多數保母都拒絕收託雙胞胎,且家長都在海線上班,怎麼可能將小孩送託西屯,車程太遠,讓他們根本無餘力接送,加上費用問題,「根本就是要逼家長辭掉工作,自己在家帶小孩」。

▲一名育有雙胞胎的莊姓家長(右四)表示,等了一年半才排到準公託,沒想到孩子纔讀8個月就又被迫換環境。(圖/記者遊瓊華攝)

市議員王立任表示,事件發生至今數天,還有高達31位家長沒辦法將孩子送託到其他中心,態度消極甚至要求自行聯繫其他中心的行爲讓人無法接受。

事件發生在111年,該中心負責人與主任在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托育服務整合資訊系統中,將新收托幼兒名額登載在前一月已經離職的托育人員名下。臺中高分院判決確定2人觸犯業務上登載不實準文書罪。社會局請示衛福部,認定已構成準公託作業要點「以詐術、提供不實或失效資料」,依規終止與該中心的準公託契約。

▲託嬰中心也出面喊冤,表示新進與離職人員登載都是依照臺中市社會局指導處理。(圖/記者遊瓊華攝)

託嬰中心也出面喊冤,表示新進與離職人員登載都是依照臺中市社會局指導處理,根本沒想到會成登載不實。對此,社會局重申絕無此事,強調託嬰中心工作人員到、離職,皆應依法向主管機關核備及填報系統。

社會局指出,託嬰中心屬於兒少福利機構,營運狀況若有改變,應該提出幼童與工作人員的安置計劃,但業者拒不提供家長名單,社會局只能用其他方式主動聯繫家長,啓動轉介服務。

社會局也強調,該中心退出準公託後的6個月內,送託家長仍可持續領取托育補助每月1萬3000元;若6個月後繼續送託該中心,家長也可改申領育兒津貼每月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