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市:公益暑託班緩解職工帶娃難

來源:衢州日報

衢州日報記者 鄭理致 通訊員 朱彩娥 方園

每到暑期,“孩子去哪兒”便成了無數家長的難題。送孩子去培訓機構,費用高、質量也參差不齊;讓孩子自己在家裡,又擔心安全問題。爲有效緩解轄區內單位職工、居民暑期孩子看護難題,衢州市青少年宮、衢州市總工會開設假期公益託管點位,辦班點位設在黨羣服務中心、青年中心、各單位工會活動室等陣地,滿足社區居民、職工家庭、新興領域青年等羣衆的就近托育需求,切實緩解家長暑期“看護難”問題,助力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快樂的假期。7日,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相關部門。

紅色第一課浸潤童心

7月7日上午8點20分,柯城區白雲街道濱江社區二樓會議室裡,18名孩子揹着書包、端着水杯整齊落座,衢州市青少年宮與濱江社區聯合開設的暑期公益託管班在此正式開課。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發生在88年前的‘七七事變’。”社區工作人員姜凱峰帶着筆記本電腦走進教室。該公益託管班的第一節課,就從兒童化視角解讀歷史事件,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互動體驗。

作爲青少年校外教育主陣地,市青少年宮今年持續升級暑期公益託管服務,聚焦家長“看護難”問題,推動公共服務一體化。除本部及現有“家門口青少年宮”點位外,新增新湖社區、新苑社區、濱江社區三個服務點,讓轄區青少年就近參與,進一步擴大公益託管覆蓋面。

“濱江社區服務點離單位近,聽說開班時我特別激動!”家住柯城區萬田鄉慈張村的管女士坦言,往年暑假只能麻煩老人帶娃,老人精力有限,很難兼顧孩子的學習與娛樂,這次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就爲孩子報了名。

“託管班年年都被家長‘秒搶’,報名信息一發布,當天報滿。”市政務服務中心共富空間站“家門口青少年宮”點位協理員徐雯霞介紹,今年託管班從7月7日持續至8月8日,除去週末共25天,面向學前兒童和小學生服務,不僅環境舒適,課程設置也十分豐富,切實爲家庭排憂解難。

“愛心託班”的衢州特色

“我們7號開班,目前班裡有30名孩子。”市機關事務保障中心“愛心託班”負責人苗春正告訴記者,班裡的孩子都是職工子女。

“愛心託班”是我市工會系統服務保障職工的品牌項目之一,“我們結合衢州‘兩子’文化,打造具有衢州特色的‘南孔工託’服務模式。”衢州市總工會保障與女工部負責人姜璐相告,該項目2024年至2025年,連續兩年被列入衢州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暑假期間全市各級工會預計舉辦“愛心託班”300個班次以上,爲一萬多名3~12歲兒童提供公益性託管照看服務。

姜璐表示,今年爲了讓託管班服務更周到、課程內容更豐富,市總工會在暑期來臨前籌建了“愛心託班”志願者庫和課程庫,招募了近百名暑期志願者來給孩子們當老師和陪護,徵集了涵蓋非遺、職業體驗等多元課程供基層工會託班選擇。這些志願者中有的是教學經驗豐富的中小學、幼兒園老師,有的是有專長的專業人士,多數爲返鄉大學生。市總工會圍繞“德智體美勞”設計分層課程體系,按年齡段劃分課程模塊。

記者查看了一些託管班的課程表,發現課程內容豐富,有益智棋類課程,有繪畫、邏輯思維訓練,還有生活常識、閱讀分享等多項課程。除此之外,暑期託管班還會根據各個點位特色,安排特色課程等,例如市總工會舉辦的示範班次中設置了《中國儒學館》《南宗孔氏家廟》等衢州特色課程。

6月30日上午,市總工會組織開展了暑期“愛心託班”志願者培訓活動,活動現場還邀請了市急救中心急救專家王毓娟,採用“理論+實操”雙結合模式對志願者們進行急救技能培訓。

今年市總工會還專爲新業態、新就業羣體子女開設了多個託班點位,爲奔忙於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解決了後顧之憂,也爲他們的孩子搭建起一個安全、充實、快樂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