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暑託服務進企業 “帶娃上班”成現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沈斐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超)最近,位於蘇州吳中區胥口鎮的蘇州斯萊克精密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員工停車場裡,每到8點,家長們就會牽着孩子的手有說有笑地走向企業暑託服務教室。
今年是吳中區連續第5年開展青少年暑託服務。5年來,團吳中區委以“解決職工痛點、滿足成長需求”爲目標,將暑託服務從單純的“看護1.0版”向“成長賦能2.0版”升級,累計服務職工子女超10萬人次,成爲優化區域營商環境的“暖心名片”。
車間外,8歲的小宇正趴在觀察窗前,認真記錄自動化設備的運轉情況。
“爸爸說這些機器能自動生產很多易拉罐,我要把它畫下來。”小宇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他的觀察筆記,而在一個月前,這個“科技小迷弟”還只是每天在家打遊戲的小宅男。
同一時刻,國裕大廈二期的青年職工張女士剛將孩子送至樓下的暑託教室,從容上樓打卡。
這樣的場景,正是團吳中區委企業嵌入式暑託服務帶來的改變。
傳統暑託模式下,家長需要每日接送孩子,時間和精力成本較高。而如今,暑託服務直接進駐科創載體和企業內部,職工早上帶孩子“上班”,下班後一起回家,真正實現“暑託零距離”。
蘇州安極能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連續兩年在國裕大廈支持開設暑託服務,“樓上辦公+樓下託管”的形式讓職工直言“省心又省錢”。張女士算了一筆賬:往年孩子暑假託管加興趣班要花8000元左右,現在企業暑託全程免費,省下的錢都夠報個新課程。
這種“託管+教育+職業體驗”的創新模式,不僅讓孩子假期更充實,也讓職工安心工作,成爲共青團服務青年、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實踐。
“進啦,好厲害!”十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暑託服務點的20名小學員正在靈犀視覺科技體驗中心進行“雲上足球賽”。藉助無穿戴動捕技術,孩子們化身“足球小將”,踢出一個個“世界波”。
這是十方通信與太湖科創中心聯合開設的“未來探索家”科技開放日課程。
除了科技體驗,暑託服務還融入蘇州特色文化。
“篤篤篤,賣糖粥……”在吳中區越溪街道暑託教室,孩子們正跟老師學講蘇州話。“我回家講給爺爺奶奶聽,他們笑得合不攏嘴!”7歲的浩浩自豪地說。
蘇式綠豆湯製作課上,孩子們繫着小圍裙,認真搭配糯米、冬瓜湯、紅綠絲等配料。課後,每人帶一份親手製作的綠豆湯回家,讓爸爸媽媽品嚐“秋天的第一杯清涼”。
從緙絲織造到評彈學唱,從園林造景到蘇式糕點製作,孩子們在體驗中深度感知江南文化。“我們不僅是‘看孩子’,更希望通過豐富課程,讓孩子假期有收穫、有成長。”暑託服務相關負責人表示。
團吳中區委不僅在課程設計上用心,更在生活照料上做到極致。
中午11:30,溪秀實驗小學暑託服務教室門外飄來陣陣飯香,孩子們排隊領取午餐——五彩蝦仁、茄汁雞塊、時令蔬菜,營養均衡。
“孩子平時挑食,在這兒居然光盤了!”家長王女士發現,參與暑託服務後,孩子作息規律了,飲食習慣也改善了。“班裡25個孩子,光盤率超過90%。”原來,暑託服務點推出了“光盤小衛士”活動,讓孩子們自主分配餐食,減少浪費。
科沃斯集團將職工之家作爲暑託教室,設有學習區、閱讀角、自由活動區,牆上展示着企業發展歷程。公司還用氣墊牀拼成“大通鋪”,爲孩子們打造舒適的午休空間。
從解決職工家庭的小煩惱,到助力區域發展的大課題,吳中區暑期服務這一實踐生動詮釋了“民生小事就是發展大事”的治理智慧。團吳中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深化“政企家校”四方聯動,打造暑託服務3.0版,讓其真正成爲職工家庭的“幸福標配”。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