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哪吒2》背後的“北京力量”:京企深度參與、全力託舉

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後,《哪吒之魔童鬧海》的票房還在漲。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27日11時22分,《哪吒之魔童鬧海》以139.67億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8名。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北京大視聽“京琅琊”領軍人才、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動畫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孫立軍表示,電影火爆背後,包含作品敘事節奏快、塑造形象鮮明、受衆定位準確、商業模式成功等多個因素。除此之外,“北京動漫30條”等政策也爲電影背後的一批北京企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作品本身適應了當下觀衆的觀看習慣”

自《哪吒2》上映以來,便以精彩的劇情、震撼的視覺效果等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電影熱映的同時,也帶動了IP衍生產品的熱銷,拉動周邊文化產業創造新的“神話”。

影片集結了138家國內動畫團隊協作完成製作,20多個特效團隊參與,覆蓋角色設計、場景建模、特效渲染等全流程。爲達到最佳效果,有時一個鏡頭需要修改幾十遍,才造就出“海底煉獄”“萬妖破鼎”等名場面。例如,在“鎖鏈戲”中,每一隻海底妖獸身上都要拴着鎖鏈,且一萬多根鐵鏈在運動中不能相互“穿幫”;在哪吒突破“穿心咒”的場面中,爲表現血肉撕裂的痛苦和視覺衝擊,製作團隊對600多塊碎肉都進行了單獨處理。

影片製作團隊還自主研發了“乾坤流體引擎”,首次實現海水體積與動態的全粒子化模擬,特效鏡頭達1900個。原力動畫貢獻粒子技術,BaseFX和Monk、可可豆團隊負責土撥鼠場次,泥丸星完成2億人洪流對撞的特效,Morevfx團隊製作殷夫人的特效,展現了工業化分工的高效協作模式,推動國內特效製作水平邁上新臺階。

2月13日,北京西單大悅城首都電影院,《哪吒2》電影海報。圖/IC photo

爲什麼《哪吒2》能在春節檔殺出重圍,最終闖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在孫立軍看來,作品本身適應了當下觀衆的觀看習慣。“我們能感受到,電影節奏非常快,完全不拖沓,區別於傳統的電影特別是動畫創作的敘事方式。”其次,電影成功塑造了鮮活的、個性的、與以往不同的哪吒形象。“《哪吒1》已經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會好奇,《哪吒2》的故事會如何展開。我們可以看到,在《哪吒2》中,既延續了第一部中的程式化表演,也有一些超大超強的功夫、魔法、神力,把神話和魔幻做了比較好的結合。儘管藉助了傳統神話的理念,但其實影片內容和傳統神話關聯度不是那麼高。”

孫立軍表示,電影把有購買力的成年人作爲主要受衆。“以往的動畫偏低齡化,哪吒系列電影顯然創作的目標不只是低齡觀衆。”另外,商業模式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應該說,哪吒是一次成功的營銷作品,出乎專家、市場的意料,確實是一個不可輕易複製的商業案例。”

談到哪吒系列電影成功對於電影行業的借鑑意義,孫立軍表示,可以看到,中國擁有一個非常龐大的電影市場,只要你的作品能夠受到觀衆的喜愛,那麼電影就不愁沒有市場。“另外,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現在的電影票價還是偏高,未來,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電影的製片成本降低,希望能夠讓票價再低一點點,讓電影特別是動畫電影,惠及千家萬戶。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更優秀的閤家歡電影奉獻給觀衆。”

立體化政策助力北京動畫企業創新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哪吒2》爆火的背後,有衆多“北京力量”的深度參與:既有光線傳媒歷時5年的用心打磨,也有倍飛視、天工異彩、深海十月、艾奇信息、彼岸天(北京)文化、雲央(北京)文化、源極文化、點光文化等一批北京企業的全力託舉。

其中,光線傳媒作爲北京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製作業的頭部企業,其旗下的彩條屋影業,此前就通過《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動畫電影收穫了一大撥忠實觀衆。深海十月和天工異彩爲影片製作了特效鏡頭,彼岸天(北京)文化的美術設計包含傳統與現代,雲央文化則爲數字資產的創作貢獻力量……

2月16日,北京,光線傳媒總部門口的《哪吒2》電影海報。圖/IC photo

北京作爲全國文化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在國內動漫產業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位。數據顯示,2022年,北京動漫遊戲產業總產值約1238.68億元,約佔全國的23.9%,產業發展活力顯著。

這與一系列的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密不可分。早在2018年,北京市就發佈了《關於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支持原創動漫平臺建設,扶持優秀作品創作生產,加強移動終端動漫作品的開發推廣。

2022年,由北京市廣電局牽頭制定的《關於推動北京動漫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北京動漫30條)明確指出,“鼓勵圖形圖像、虛擬現實等科技型企業將自有、自研技術與動畫行業融合。支持應用8K超高清、XR、360度全景、全息、裸眼3D等新視聽技術創作動畫。”

去年,北京市廣電局打造了首屆北京大視聽“京琅琊”人才項目,孫立軍也是“京琅琊”領軍人才之一。“北京動漫30條是非常立體化的政策,覆蓋了動畫影視的前、中、後期,對選題創作、中國(北京)動畫周及一些行業都有扶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給予方方面面的補貼。對影片的發行、海外推廣等方面,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孫立軍說,“北京同樣也是人才中心,每年,北京的幾所動畫高校都會源源不斷地輸出人才,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留京幹事創業,會對北京動畫產業的發展提供很好的人才儲備。”

近幾年來,北京市廣電局積極打造“北京大視聽”品牌,動畫進一步提質增量,已形成《洛神:動起來的中國名畫》《歡迎來到北北家》《不白吃食遍大中華》《貓行東方》《毛毛鎮海島大行動》等60餘部重點動畫片項目儲備,涵蓋多種題材。

北京市廣電局表示,未來還將從金融、微短劇資質審批提速等角度發佈一系列措施,爲北京企業提供更好的支持。同時,還將發佈2025年度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着力推出一批精品力作。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編輯 張磊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