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百億票房背後,金融業如何“託舉”?

登頂中國票房冠軍一週後的2月13日,《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票房距離突破單片百億大關僅有“一步之遙”,位居全球票房TOP20。

伴隨着全球上映,票房數字仍在快速增加。目前,貓眼專業版給《哪吒2》的預測票房已經超過160億元。

這一刻距離前作《哪吒1》上映,已過去整整5年。

時間打磨出了極具想象力的特效與情節。

例如人妖兩族交鋒中,陳塘關黑雲壓城,岩漿自裂空傾瀉,海底萬妖傾巢而出,關外妖族身後鐵鎖搖曳、關內士兵列陣以待;單是雙方近4分鐘的纏鬥,耗時便已超過1年。

“國漫之光”的成就,來自全行業的託舉。

該片技術開發總監黃功就曾表示,“《哪吒2》像奧運村,吸引了國內最優秀的動畫人才。”

技術難點外,“燒錢”是理想主義者無法迴避的另一大難題:精品需要時間,而製作週期過長又伴生着融資困難、預算超支等資金問題,亟需覓得金融支持。

據杭州銀行透露,客戶浙江花果山文化傳媒(下稱“花果山傳媒”)就曾參與《哪吒2》“天元鼎內大戰”、“龍王出場”等片段的特效與渲染工作。

花果山傳媒主業爲動漫IP培育、運營,曾與阿里巴巴影業、復星影業、BILIBILI、騰訊視頻達成戰略合作。

該公司CEO周建敏透露,爲保證視覺衝擊力,團隊整體投入在《哪吒2》上的時間已接近一年。

從影視製作到文創開發,極強的不確定性,始終是文化行業的融資難點。

一方面,投資者在面對長週期項目時,難免有“夜長夢多”憂慮;主導內容的文化企業又多爲輕資產爲主,缺乏可抵押固定資產用於融資。

另一方面,製作過程中的場景搭建效果不佳、特效難度超預期等突發情況,則需要源源不斷的後期資金;《阿凡達》續作就曾因水下製作難題,成本大大超出預期。

信風注意到,當前多家銀行已將目光轉向影視行業,加碼文化與科技金融。

例如上海銀行就曾爲電視劇《繁花》提供大額授信。

2020年,《繁花》劇組遭遇疫情封控,拍攝週期一再延長;這一時期,上海銀行就曾爲其提供中長期流動資金貸款,分8次提款以匹配拍攝與支付週期。

該行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葉正翔曾表示,“文化企業整體偏輕資產,週期和盈利模式不同於傳統企業,要開拓全新的風控模式。”

此外,中國銀行曾與華策影視達成戰略合作,通過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支持影視製作、發行等業務;

浦發銀行曾爲上海電影提供金融服務,支持了《攀登者》等影片製作;

招商銀行則與博納影業保持長期合作,爲多個影視項目提供融資,爲《紅海行動》等電影提供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