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丨《哪吒2》:百億票房奇蹟 不止磨了五年

館館

開年第一爆,《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爆到出乎所有人預料,上映半個月狂攬百億。預測票房從映前的不到50億一路飆至160億,甚至還有可能繼續上調。

《哪吒2》劇情主要有兩條線:一條是從哪吒和敖丙的視角出發,一路衝關打怪,及至復活敖丙、脫魔成仙;而另一條則是更隱晦也更深遠的龍族與闡教、妖魔與仙界之間的對抗。

哪吒的傳說大衆早已耳熟能詳,他的故事本身也不算複雜。所以劇本要創新,難點在於如何在保留關鍵節點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化且閤家歡式的改編。

比如,哪吒和敖丙本該爲敵,最終落得一個削肉剔骨、一個剝皮抽筋,但這樣的結局對於一部全年齡向的動畫電影來說未免太過刺激。於是,劇本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讓哪吒和敖丙化敵爲友,又如何讓他們失去肉身。《哪吒1》想出的辦法是通過靈珠和魔丸的設定,讓他們生來對立,又出於善良本心結爲好友,最終共抗天劫雙雙身死,不得不以藕粉重塑肉身。而包括龍族和陳塘關之間充斥着的矛盾和誤解,乃至血海深仇,也都是爲了引出經典的“哪吒鬧海”的一幕——其中的情感雖被徹底改寫,但整體經歷倒也沒有脫離大框架。

而《哪吒2》要解決的最大難題,是怎麼把哪吒必須要經歷的削肉剔骨“圓回來”,以及如何用動畫特效呈現畫面。畢竟這一版的哪吒家庭幸福,父母鎮守陳塘關雖然忙碌,但對他關愛有加。影片此前還花過不少筆墨來刻畫一家人的溫馨細節,再想讓哪吒心懷怨恨、自刎剔骨,已經不可能。

於是,穿心咒出現了,也留下了讓《哪吒2》最驚豔一幕。穿心咒從心臟出發,穿刺全身經脈。這一刻,哪吒的赴死不再是出於恨,而是源於愛。千針萬刺割裂全身代替割肉剔骨,被600塊碎肉的呈現在降低血腥程度的同時又最大化保留痛感。這種溫情向改編或許不夠叛逆熱血,但確實更適合全家人觀影的春節檔。

隨着哪吒的爆火和考古,越來越多的人才知道原來最早期“析骨還父,析肉還母”是出於孝心——哪吒在外闖了禍,被苦主找上門來,爲了不牽連父母才割肉剔骨,宣佈從此兩清。而這種難得一見的由子輩主動提出的“恩斷義絕”,後來演變成了對父母控制慾的反抗。

直到今天,哪吒的反抗精神又被賦予了新的解讀:第一部裡,他尚且認可仙界規定的魔惡仙善,一心想要擺脫魔童身份,躋身仙界,說着“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而到第二部,當他看清所謂“正派”的真實面目,對仙界祛魅後,才幡然醒悟“小爺是魔,那又如何?”更深一層的覺醒和顛覆,存在於對與生俱來的規則本身,敢於提出質疑。

作爲動畫電影,《哪吒2》最出彩的還是多達1900個的特效鏡頭,所有被鎮壓的海底妖族身上都必須帶有鐵鏈,且爲了強化他們“越獄的囚徒”的身份,打鬥過程中鐵鏈不但不能隱身,還得纏繞全身、亂中有序。還有玉虛寶庫的海底絢爛色調、仙魔大戰水流般衝撞和血霧溢出效果,都極其費時費力。據幕後花絮說,單單是鐵鏈的特效,就做了一年;三龍王逃逸的鏡頭做了半年;穿心咒又做了一年。正是這些龐大繁雜的視效細節,共同構成了獨屬於電影的藝術魅力。

值得誇讚的是,在抓特效“大”場景的同時,《哪吒2》也沒忘記穿插“小”笑點,出場沒多久的小配角也能擁有亮眼人設,出場即吸粉。比如申小豹,明面上是申公豹幾百年才見一面的好弟弟,暗線裡卻和哪吒互爲對照。電影刻意突出了他和哪吒的許多相似之處,都很崇拜哥哥,都愛作打油詩,念起詩來規行矩步的姿態都一模一樣。所以李靖一看見他就會想起哪吒,主動替申公豹解圍。申正道聽到哪吒唸詩也會開口大讚,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兩個原本對立的家庭,經由兩個極爲相似的孩子而產生了共通情感。

再比如石磯娘娘,《哪吒傳奇》裡她是大反派,但《哪吒2》卻還原了她無辜苦命的初始形象:出場自帶強壯身軀、愛美性格的可愛反差,情願聽魔鏡說實話也不要敷衍騙她是世上最美——因爲作爲一座“山”,她最懂“山外有山”的道理。好好待在家就被無緣無故打了一通,打輸了也能屈能伸,唸叨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偷偷開溜,堪稱山界文化人,十分有趣。創作者對角色有愛,才能讓觀衆對角色產生好感。

上映至今,總有人問《哪吒2》憑什麼爆,故事講得通順合理,敘事節奏緊湊激昂,笑點燃點張弛有度,商業電影做到這種程度何愁不賣座?況且,《哪吒2》的成功並非偶然。《哪吒1》就把國漫票房上限從10億級別一舉擡升至50億,第二部更是在有前作口碑基礎的前提下打破續集魔咒,以更高的質量挺進更大檔期,再次創造歷史也可以預見。

相比之下更難得的是,隨着近年來大衆有越來越多樣化的娛樂消遣,電影早已不是消費者尤其年輕人的娛樂首選,電影市場一度被認爲正在縮水,但《哪吒2》像一劑強心針,證明了電影依然有着無可取代的傳播度和商業價值。

當《哪吒2》以一己之力大幅刷新票房上限,甚至開始攀登全球票房榜後,“哪吒熱”就已經實現了多重意義上的突破。電影的最後一幕,哪吒說他想試着改變這世界;而戲外,《哪吒2》也正在踐行這一點。這次的百億票房正是對國內電影市場潛力的一次摸底,代表着一段新徵程,也代表了更廣闊的未來正在向我們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