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廢為能!永豐餘獨家技術助桃園30年水資老廠轉型綠能中心
桃園市龜山水資中心今轉型爲利用沼氣發電的綠能中心,市長張善政(前排右3)與永豐餘投控暨豐川綠能科技董事長葉惠青(前排左4)等人出席見證。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政府與永豐餘集團旗下豐川綠能科技合作,今啓用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沼氣發電系統,宣告全國首座ROT水資中心轉型綠能中心,預估一年發電量640萬度可滿足1540戶三口家庭全年用電,同時還能達到減碳、減廢目的,市長張善政與投控暨豐川綠能科技董事長葉惠青都盼推廣。
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1994年營運至今,除收集鄰近工業區事業廢水,也處理一般民生污水,日處理量逾2.3萬噸,後來市府爲配合「臺灣2050淨零排放關鍵戰略」,2023年1月以ROT模式委由豐川綠能科技營運,透過獨家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將污水的有機質轉化爲沼氣並用於發電。
豐川綠能在龜山水資中心投資約2.1億元,新設厭氧設備與2部400千瓦的沼氣發電機,設施近日完工驗收,也與臺電電網完成串接;除了每年發電量達640萬度,厭氧技術也可減少廠內廢水污泥約40%,減碳量超過7千噸,而淨化後的水不僅達國家放流標準,也可供工業用途。
永豐餘投控暨豐川綠能科技董事長葉惠青表示,龜山水資中心在環境方面不僅大幅減少污泥與碳排放量,也落實資源再利用,能源方面也與易受外在因素影響的光電、風電不同,可做到全年24小時穩定供電,至於市場效益方面,臺灣生質能電力在再生能源佔比不到1%,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沼氣發電有助提高再生能源結構多元化,更能實現能源永續發展。
葉惠青說,永豐餘深耕循環經濟領域多年,在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帶領下打造出紙業獨特的全循環經濟系統,持續精進發展自發的再生能源。龜山水資中心轉型除了要感謝桃園市政府、經濟部能源署與臺電等單位協助,也要感謝龜山區文化裡在地居民支持。
張善政表示,龜山水資中心是超過30年的老廠,透過新的技術展開新生,又符合節能減碳趨勢,是「轉廢爲能」非常好的案例,市府非常幸運有機會能跟永豐餘集團合作,也盼成果能發揮影響力,帶動其他縣市跟進,讓減廢、減碳的路走得更順遂。
桃園市龜山水資中心啓用至今逾30年,2023年永豐餘接手營運後開始轉型,今成爲利用沼氣發電的綠能中心,市長張善政(左)與永豐餘投控暨豐川綠能科技董事長葉惠青出席見證。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左)與永豐餘投控暨豐川綠能科技董事長葉惠青(右)視察厭氧處理及沼氣發電設施。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龜山水資中心啓用至今逾30年,2023年永豐餘接手營運後開始轉型,今成爲利用沼氣發電的綠能中心,市長張善政(左)與永豐餘投控暨豐川綠能科技董事長葉惠青出席見證。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左)與永豐餘投控暨豐川綠能科技董事長葉惠青視察厭氧處理及沼氣發電設施。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龜山水資中心今轉型爲利用沼氣發電的綠能中心,市長張善政(右5)與永豐餘投控暨豐川綠能科技董事長葉惠青(左5)等人出席見證。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龜山水資中心啓用至今逾30年,2023年永豐餘接手營運後開始轉型,今成爲利用沼氣發電的綠能中心,市長張善政(右1)等人出席見證。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龜山水資中心啓用至今逾30年,2023年永豐餘接手營運後開始轉型,今成爲利用厭氧處理技術與沼氣發電的綠能中心。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龜山水資中心的沼氣發電設備,前後2部機組各400千瓦,預估1年能生產640萬度電。記者陳俊智/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