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和推動中試基地建設,促進產業創新升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邊萬莉 杭州報道

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

圍繞支持科技創新、高質量建設中試平臺、推動產業升級等話題,徐冠巨對記者表示,要支持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羣發展,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建設科技產業創新產業園。同時,推動高質量發展化工中試基地,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促進產業升級。

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建設科技產業創新產業園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並將“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爲2025部署的重點任務之一。

據瞭解,徐冠巨今年一個關注點是支持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羣發展,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建設科技產業創新產業園,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徐冠巨向記者表示,“擁抱新技術、創造新模式、打造現代化管理,在服務新產業中發展新產業,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傳化集團就是按照這樣的方向創新發展,在杭州蕭山錢塘江南岸,以創新模式打造了規劃面積 3.78 平方公里的傳化科技城。傳化科技城的創新發展,凸顯出三個關鍵詞:政企協同、科產城人文融合、生態打造。”

他進一步解釋說,政企協同是“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的發展模式,政企合力共同開發建設和運營。“科產城人文融合”的特色規劃建設理念,指確立打造科技創新平臺、服務創業與企業成長、建設國際都市產業新城的目標,以科技創新爲核心動力,發展高端製造業。“生態打造”是形成“五鏈融合”的特色產業形態,即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服務鏈、人才鏈。

如何進一步發揮龍頭企業作用,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科技平臺建設?對此,徐冠巨告訴記者,一方面要支持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羣發展。倡導龍頭企業主導或參與特色產業集羣建設,政府加大平臺建設支持力度,創新體制機制,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另一方面,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建設科技產業創新產業園。通過政府、民營企業、科研機構合作,打造貫通“科創孵化-創新中試-產業集羣”的創新產業園,加快新質生產力產業化。

整合資源共建“開放共享”的大型綜合中試平臺

值得關注的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加快佈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中試平臺連接科研與市場應用,爲科技創新提供了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橋樑”,是推動原創性、顛覆性、突破性創新的重要載體。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建設製造業中試平臺超過2000個。其中既有與區域產業特色緊密結合的開放共享平臺,也有一部分企業或科研機構單方面主導的封閉式基地。一定區域間存在同質化情況,不利於資源高效利用。

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化工中試基地,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徐冠巨向記者表示,一是加強頂層設計與政策引導,匹配區域產業集羣發展,合理規劃中試平臺建設。深入調研地方產業發展的痛點與需求,基於各地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制定全國性的化工中試基地發展規劃,對中試平臺建設的定位、模式和數量合理規劃,按照區域產業集羣特徵打造爲產業賦能的高標準大平臺。

二是鼓勵支持龍頭企業與政府和科研院所共建“開放共享”的大型綜合中試平臺。中試平臺建設要加強政府、龍頭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合力,共建“開放式、市場化、專業化”的中試共享平臺模式,拉通科技創新、產業轉化等,讓各類資源要素能夠在產業創新中高效流動、創造價值。

三是深化變革中試平臺建設運行的體制機制。推進中試平臺管理政策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政策銜接配套是中試平臺功能發揮的關鍵,特別是在中試產品銷售、簡化環評審批、“中試+產業化”服務等方面創新突破,既激發創新活力,也促進中試平臺高效服務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