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隻禁運禁宰7日可望解禁?陳駿季:下週是關鍵時刻、週一公佈疫調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下午舉行記者會。記者葉冠妤/攝影
臺中市爆發全臺首例非洲豬瘟,爲防止疫情擴散,目前實施全臺禁運禁宰、禁廚餘養豬。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下午舉行記者會,應變中心指揮官、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說,若案例場以外的全臺豬場持續未發現病毒,將可望在7日解除禁運禁宰。不過禁止廚餘養豬,必須先達成4個前提才考慮解除。此外,疫調將於下週一對外說明。
陳駿季表示,今天已經完成第二輪防疫作爲,經過第一輪、第二輪積極訪視,目前並未發現臺中案例場以外的案例,病毒沒有往外擴散,這是好的現象,但他提醒,現在還在潛伏期,必須等到第三階段達成清零後纔會讓開市。
關於第三階段的防疫工作,他指出,將針對所有進入化制廠車輛抽檢斃死豬,執行高強度的PCR檢測,執行高強度的PCR檢測。第二個工作重點則是強化豬場的生物安全指引,陳駿季說,經過兩輪豬場訪視,發現豬農對生物安全有一些忽略之處,會透過強化指引,讓豬農有重新的瞭解。
「現在到6號,是最關鍵時刻」陳駿季說,若確認其他縣市的豬場都沒有非洲豬瘟病毒,順利的話,11月7日就可以解除禁運禁宰。
陳駿季說,這15天禁運的豬、留在豬場約35萬到39萬頭之間,若7日開始進場拍買、屠宰,有可能因爲量多跌價,農業部秉持維護市場秩序與價格,不會放讓想拍賣叫拍賣,將總量管制,預計採登記制,讓豬農登記交易、屠宰約3萬頭上下,比過去每天平均2萬5千頭增加5千,必要時也會協調冷凍肉品公會,讓拍賣豬進入冷凍市場,後續再釋出。
至於廚餘養豬,陳駿季強調必須確保4個前提已經達成,纔會重新啓動廚餘養豬。他進一步說,須完成全臺434個養豬場聯合稽查;蒸煮設備也要改爲即時動態監控,確保蒸煮過程符合規範,而不是像過往照片上傳即可,同時也要確保未來的稽查落實;也須完備廚餘蒸煮相關法令,若不足就啓動修正,最後則是廚餘去化處理一定要完善。
他重申,現在僅允許飼養200頭豬隻,且蒸煮設備達1個小時90度的豬場,才能廚餘養豬,由地方政府發放再利用許可,以農業部立場,持續輔導豬場轉型用飼料的政策不會變。
此外,有關這次爆發非洲豬瘟的臺中梧棲案例場疫調,陳駿季說,初步疫調已經完成,還要經過專家會議討論,預計週一對外完整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