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隻禁運禁宰 本週五可望有前提解禁
南彰化著名的肉圓由於溫體豬肉斷貨,老闆靈機一動將豬肉改爲雞肉,吸引不少老饕上門品嚐。記者黃仲裕/攝影
首例非洲豬瘟造成禁運禁宰、禁廚餘養豬15天,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農業部長陳駿季昨表示,若案例場以外的全臺豬場持續未發現病毒,可望在本週五(7日)解除禁運禁宰。明天對外說明疫調結果。
陳駿季表示,第二輪防疫作爲已完成,並未發現臺中案例場以外的案例,是病毒未擴散的好現象,但還在病毒潛伏期,必須等第3階段達成清零後纔開市。
對於啓動第3階段防疫,他說,將針對每輛化制車抽檢5只,若出現疑似症狀的斃死豬採取100%採檢,執行高強度PCR檢測,並強化養豬場的生物安全指引。
「現在到6日,是最關鍵時刻。」陳駿季說,若確認其他縣市的豬場都沒有非洲豬瘟病毒,順利的話,週五就可以解除禁運禁宰。
獸醫所所長鄧明中補充,3日會再對案例場環境採樣,若確認陰性,會在10日進行第二次檢測,若呈陽性,就會持續進行清消,直到檢測連續2次陰性爲止。
陳駿季說,這15天禁運、留在豬場約35萬到39萬頭,若7日開始進場拍賣、屠宰,有可能因量多跌價,農業部將以登記制來管制總量,規畫1天登記約3萬頭。比過去每天平均2萬5千頭增加5千頭,必要時也會協調冷凍肉品公會,讓拍賣豬進入冷凍市場,後續再釋出。
至於廚餘養豬,陳駿季說,必須確保達成4個前提,纔會重新啓動廚餘養豬。他說,須完成全臺養豬場聯合稽查;蒸煮設備改爲即時動態監控,確保蒸煮過程符合規範,並落實稽查;也須完備廚餘蒸煮相關法令,最後則是廚餘去化處理要完善。
陳駿季說,疫調已告一段落,還要經專家會議討論,預計明天對外完整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