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這5種潰瘍暗藏癌變風險,醫生提供實用指導
什麼樣的口腔潰瘍可能會癌變?
口腔潰瘍,很多人都有過,大家感受最深的應該是疼痛,有時疼到讓你懷疑人生。
絕大多數情況下,口腔潰瘍只是個“小麻煩”,但偶爾也可能變成“大禍根”。如果潰瘍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那就要小心了。
什麼樣的口腔潰瘍需要警惕惡變?1、潰瘍久治不愈,具體來說,超過兩週沒好,就要注意了。
普通口腔潰瘍一般會在1-2周內自愈,但如果潰瘍超過兩週還沒好,甚至持續一個月以上,那就不要以爲只是普通的“上火”。這種久治不愈的潰瘍,很可能是癌性潰瘍的早期表現。癌性潰瘍的特點是“頑固”,它不會像普通潰瘍那樣自己消失,反而會越長越大,甚至形成菜花狀的腫塊。2、潰瘍形態不規整、邊界不清、凹凸不平還硬邦邦的要特別小心。
普通口腔潰瘍的形狀很規整,通常是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整齊,底部平滑,摸起來柔軟。而癌性潰瘍的形態則“亂七八糟”,邊界模糊,邊緣可能隆起呈顆粒狀,底部凹凸不平,摸起來硬邦邦的,甚至有疼痛感或惡臭味。3、潰瘍固定在某個位置,反覆發作。
普通口腔潰瘍喜歡“換地方”,這次在舌頭,下次可能在頰黏膜。但癌性潰瘍卻很“執着”,它會固定在一個位置,比如舌緣、口角區等“危險三角區”。這些區域的黏膜更容易受到慢性刺激,比如牙齒的尖銳邊緣、不合適的假牙等。如果潰瘍長期停留在這些地方,癌變風險顯著增加。4、潰瘍疼痛很輕甚至無痛,這種反常的潰瘍更要提高警惕。
普通口腔潰瘍通常疼痛明顯,甚至讓人吃不下飯、說不了話。而癌性潰瘍的疼痛感卻可能很輕,甚至沒有疼痛。這可能並不是好事,因爲這意味着潰瘍可能已經進入“潛伏期”,等到疼痛明顯時,往往已經發展到中晚期。結合上面寫的幾個特徵,要去排查惡性腫瘤可能。5、潰瘍同時伴隨其他症狀,比如腫塊或出血,可能導致惡性信號。
如果口腔潰瘍周圍出現腫塊、淋巴結腫大,或者潰瘍表面有出血、滲液,這些都是危險信號。尤其是腫塊質地堅硬、固定不動,可能是癌性潰瘍的典型表現。怎麼辦?
當然要及時就醫。如果潰瘍超過兩週未癒合,或者有上述異常表現,一定要儘快到口腔科就診,必要時進行活檢明確診斷。
如何預防?
1、去除誘因,避免口腔黏膜損傷。
避免食用過硬、過燙的食物,過硬的食物可能會劃傷口腔黏膜,過燙的食物則可能燙傷口腔黏膜,增加癌變風險。及時處理口腔內的尖銳牙結石或不良修復體:如果有尖銳的牙齒邊緣或不合適的假牙,應及時找牙醫進行處理,避免長期刺激口腔黏膜。避免過度飲酒和吸菸:酒精和菸草中的有害物質會對口腔黏膜造成刺激和損傷,增加癌變的可能性。
2、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早晚刷牙,正確刷牙,選擇軟毛牙刷,避免刷牙時過於用力,以免損傷口腔黏膜。飯後可以恰當使用一些具有殺菌作用的漱口水,減少口腔內細菌和病毒的滋生。定期更換牙刷,每3-6個月更換一次牙刷,防止牙刷滋生細菌。
3、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合理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B族、維生素C、鐵、鋅等營養物質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瘦肉、豆類等,以維持口腔黏膜的健康。
規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減少口腔潰瘍的發生。
減少壓力,長期的精神壓力可能會影響免疫系統,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可以通過運動、聽音樂、旅遊等方式來緩解壓力。
戒菸戒酒。吸菸飲酒是口腔癌的重要誘因,戒掉這些習慣可以顯著降低風險。
不要嚼食檳榔。這是口腔癌的重要危險因素,一定不要養成嚼檳榔的習慣,這是明確的口腔癌致癌危險因素。
4、定期口腔檢查:即使沒有明顯的口腔問題,也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一般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檢查。如果發現口腔內有異常的潰瘍、腫塊或其他病變,應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口腔潰瘍很常見,本身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忽視。大多數口腔潰瘍是良性的,但如果具有前面說的那些特徵,那就要提高警惕。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纔不至於到不可收拾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