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產品競爭提速,康泰生物2024年淨利潤下滑超七成

4月21日,康泰生物公佈2024年財報,在營收同比下降23.75%的同時,淨利潤同比下滑76.59%。康泰生物將業績下滑歸因於市場競爭、降庫存等多種因素影響。

產品層面,康泰生物多個疫苗產品的批簽發量有所增加,但在疫苗市場“卷”價格,主要產品競爭提速的背景下,康泰生物的利潤規模也在走低。

多款產品批簽發量增加,業績下滑

財報顯示,康泰生物報告期內營利雙降,營收爲26.52億元,同比下降23.75%,實現淨利潤2.02億元,同比下滑76.59%。去除公司在2022年虧損1.33億元,這一淨利潤規模創造了康泰生物自2017年以來的新低。

康泰生物主營業務爲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截至2024年底,公司擁有已獲批上市及獲批緊急使用的產品11種,包括乙肝疫苗、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以下簡稱13價肺炎疫苗)、狂犬疫苗、水痘疫苗等。從批簽發情況來看,康泰生物多款產品的批簽發量都同比上升,其中四聯疫苗(無細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桿菌聯合疫苗)、13價肺炎疫苗、乙肝疫苗、Hib疫苗的批簽發量分別同比增長16.47%、49.87%、38.60%、171.20%,人二倍體狂犬疫苗、水痘減毒活疫苗也分別於2024年4月、7月上市銷售,開始貢獻業績。

其中,人二倍體狂犬疫苗爲國內首個獲批的“四針法”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目前已完成國內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准入,報告期內實現銷售收入3.37億元,水痘減毒活疫苗也已完成國內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准入。

康泰生物4月21日發佈2024年度分配預案,擬10派0.9元,預計派現金額合計爲1.01億元。同一天公佈的2025年一季報顯示,在實現營收同比上漲42.85%的情況下,淨利潤爲2243.41萬元,同比下滑58.51%。

競爭提速,“出海”貢獻有限

康泰生物將業績下滑歸因於市場競爭、降庫存、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增加、資產減值增加、2023年股權激勵計劃終止實施加速行權等多個因素。

具體來看,在多個產品批簽發量同比增長的同時,到2024年底,康泰生物存貨爲7.83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爲5.37%,這一比例較年初增加了0.25個百分點。存貨賬面餘額爲9.93億元,其中庫存商品爲5.53億元。康泰生物增長的批簽發量並沒有完全轉化爲銷售收入。

市場競爭層面,康泰生物僅披露了人二倍體狂犬疫苗的銷售規模,即3.37億元,其他幾款產品的銷售規模並不明確,但競爭壓力不小。康泰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於2021年9月獲批,走在其前面的,除了外企輝瑞,還有本土企業沃森生物,旗下產品在2019年12月獲批,早於康泰生物。

另一款狂犬疫苗產品同樣面臨激烈競爭。目前我國獲批的狂犬疫苗種類包括人二倍體細胞型疫苗、雞胚細胞型疫苗、Vero細胞型疫苗和地鼠腎細胞型疫苗,其中人二倍體細胞型疫苗和Vero細胞型疫苗是應用較多的兩個種類,獲批的企業數量也不在少數,人二倍體細胞型疫苗僅有康泰生物和康華生物兩家企業獲批,Vero細胞型疫苗已經獲批生產的就有華蘭生物、成大生物、依生生物、卓誼生物等多家企業。2024年9月,博暉創新更是終止了在研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無血清Vero細胞)的臨牀試驗。批簽發量方面,從2023年數據來看,成大生物、卓誼生物、康華生物排名靠前。

康泰生物的數款疫苗產品爲二類疫苗,即非免疫規劃疫苗,價格是影響接種的重要因素。剛剛過去的2024年,國內多款疫苗集體降價。除流感疫苗外,狂犬疫苗也開啓降價潮。華蘭疫苗“搶”在了第一個,在2024年8月將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規格爲1.0ml/瓶)採購結算價從205元左右下調至120元左右,“中國疫苗行業正處於產業結構調整、技術升級、傳統疫苗爲主向創新疫苗過渡的重要階段,行業面臨着傳統疫苗降價、競爭加劇、新生兒出生率下降等多重考驗”,康泰生物也在年報中坦言。不過,截至今年1月,康泰生物疫苗產品並未降價。

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出海”成爲疫苗企業的共同選擇。中國是世界上爲數不多的能夠依靠自身的能力提供全部免疫計劃疫苗的國家之一。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2024年全球疫苗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有68個國家報告了至少一次國家級疫苗短缺,疫苗分配結構性失衡,全球多地疫苗供應不足,也爲國內疫苗企業提供了廣闊的海外市場機遇。康泰生物目前也與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尼加拉瓜等十多個國家的合作方就13價肺炎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產品在海外市場的註冊、推廣、商業化銷售、技術轉移等方面達成合作協議,首批13價肺炎疫苗也於2024年8月出口至印度尼西亞。

目前,“出海”對康泰生物的業績貢獻仍有限,2024年出口業務實現營收1159.75萬元,佔營收比重僅爲0.44%。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