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進入主汛期 這份安全提示請收好

7月1日,寧夏已全面進入主汛期,強對流天氣增多。寧夏回族自治區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提示各相關單位做好以下工作:要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堅持防汛和抗旱一起抓,堅決打贏防汛抗旱主動仗。要紮實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強化監測預報預警,完善臨災“叫應”機制,優化應急預案,加強實戰演練,備足防汛搶險物資設備,提升應急處置水平。要抓緊抓好黃河、重點河湖、中小河流安全防範,加強水庫科學調度和安全管理,抓牢城市排水防澇,嚴防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有效應對強對流等極端天氣。要進一步建強指揮體系,壓緊壓實責任,強化宣傳引導,全力確保安全度汛和抗旱工作取得實效。

汛期期間,遇到暴雨天氣時,要及時關注天氣預報,掌握暴雨最新消息。步行外出時不要貿然涉水前行,警惕井蓋、下水道等,避開路面渦旋區域。注意避開落地廣告牌、電線杆等電力設備,涉水途中如果感到腳下發麻,應立即止步並後退。當車輛在涉水行駛過程中熄火時,請勿在車內等待救援,應在水位還未完全上漲前快速撤離。

大風天氣時,儘量不要外出,檢查和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必須外出時應儘量遠離大樹、廣告牌、高壓線、棚架和臨時搭建的建築工棚、圍牆等。如果正在公路、天橋上開車,應減速慢行,最好就近將車駛入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

冰雹天氣時,在室內應儘快關好門窗,遠離窗戶。在室外遇冰雹襲擊,要順風走,並迅速尋找遮擋物,比如躲進室內、有封頂的公交車站下等。如果附近沒有遮擋物,應採取戶外安全避險姿勢:半蹲在地,雙手抱頭,全力保護頭部、胸部與腹部不受到襲擊。躲避冰雹時要遠離照明線路、高壓電線和變壓器,以防發生觸電事故。

遭遇山洪時,要時刻觀察水位情況,做好轉移準備,按照預先設計的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不要沿着洪道方向逃跑,而要向兩側快速躲避。珍惜逃生時間,不要爲了轉移家禽、貴重物品等,延誤了最佳逃生時間。如被圍困,應及時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繫,報告方位,尋求緊急救援。

遭遇山體滑坡時,要往山坡兩側穩定地區逃離,不要向滑坡體上方或下方逃離。當遇到無法逃離的高速滑坡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或躲避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注意保護好頭部。滑坡停止後,不要立刻回家,滑坡可能會連續發生,貿然回家也許會遭遇二次滑坡的侵害。

遭遇泥石流時,如在河邊要往河兩邊跑。在山谷徒步時,要往與泥石流呈垂直方向的兩邊的山坡上面爬,決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不要在陡峻的山坡下面躲避,要到平整安全的高地進行躲避,也可以就近選擇樹木生長密集的地帶逃生,但不要爬到樹上躲避。

來源:寧夏應急宣教中心